鄭紅艷
(石獅作家協會,福建 泉州 福建省石獅石光中學,福建 泉州)
美國教育家霍利斯·曼說:“一個沒有書的家庭,就像一間沒有窗的房子。”而兒童少年是人生的春天,是讀書的黃金時期,父母應好好把握這一關鍵期引領孩子徜徉在浩瀚的書海里,快樂閱讀,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書香家庭。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保障和提高,然而,心靈生活仍然是一片空白。而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科技的日新月異又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新的誘惑和污染。喧囂的時代和功利的氛圍給孩子們帶來太多的“時代性格”:浮躁多動、自私偏執、厭學好斗……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僅僅是無奈嘆息。在這個時候,我們把目光投向閱讀,希望孩子從小在閱讀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優秀的品格。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網絡發達,資源豐富,手機閱讀也很方便。沒錯,網絡閱讀給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資源,但是,事實上,它是浮躁的,是不入心的。我們這里提倡的親子共讀活動,是選擇在一個清新的早晨,或一個閑暇的午后,再或一個寧靜的夜晚,和小孩共執一書靜心閱讀。透過閱讀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讓孩子與你的心靈得到滋養,讓你們的家庭環境多一點書香的溫馨。
親子共讀的美好已經日漸被家庭、學校、社會所認識,我們在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活動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得到它的益處:如增進親子之間濃濃的親情,深深的愛意;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增加一種健康快樂的家庭娛樂休閑方式,從而遠離電視、遠離電腦、遠離手機……以上這些美好和益處都是從小孩子的角度而言的,表面上,是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然而,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何嘗不是大人們語言的豐富,靈魂的提升?何嘗不是大人們心靈的再次成長?所以,親子共讀,也是孩子們在陪伴我們大人一起成長。
教育孩子的資源來自于兩大種:一、所處時代的影響,二、從自身經歷中總結而來的經驗。遵循第一種教育方式的人,他們大多沒有自己的見識,時代需要什么,就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樣子;而遵循第二種教育方式的人,他們往往從自身寬廣而豐富的經歷和各界成功人士的經驗去教育孩子。這時,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就要是一個良好的榜樣。如果將這種成功的教育再延伸,代代相傳,就慢慢形成了現在所謂的世家教育,家教文化。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修行。”當我們家長沒有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素養,又有何底氣來教育孩子學好?當我們還做不到和顏悅色地對待長輩,做不到夫妻之間和睦相處,何來親子間父慈子孝的融洽相處呢?當我們一邊大大咧咧地抽煙罵臟話,一邊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的問題,何來孩子們對大人們的體貼和關心呢?你可能會說,工作很忙,生意應酬多,找不到時間和小孩共讀;你也可能會說,老了不需要再學習了,生活過得去就好,將未來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你甚至還會以過來人的姿態,指責孩子的不是,自以為是地讓他們遵循你走過的老路。這其實陷入了家庭業力中無止境的輪回。所以,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讀吧,徜徉在豐富而美好的知識海洋中,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知名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提出了“閱讀循環圈”理論。此循環圈由“選書”“閱讀”“回應”三個環節組成。一本好書,一段快樂的閱讀經驗,將為讀者開啟一段美好的閱讀旅程,人的靈魂將得到滋養和升華,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許多孩子不愛閱讀,是因為沒有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沒能發現自己的天賦,沒能遇上點燃自己閱讀激情的書本。這有賴于家長和學校老師提供能打開孩子視野,提高兒童閱讀境界,提升閱讀品位的書籍,讓孩子們真正步入閱讀的殿堂,成為優秀的終身閱讀者,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個快樂的讀書人,真正營造美好溫馨的書香家庭。
由劉從義老師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智慧家庭———親子共讀叢書》是一套親子共讀的經典好書。全套書共6冊,入選了古代經典啟蒙教材《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又收集了中外優秀篇章《名篇選讀》《傳世格言》《經典家訓》。旨在讓廣大家長和孩子在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也能為其打開世界文化的窗口。這些篇章都是經歷時間千淘萬漉后留下來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思想精華和經驗總結,是人生指導的金玉良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無價的精神瑰寶。
當我和孩子一起讀到《經典家訓》中一篇由美國啟蒙思想家、政治家,連任了兩屆美國總統,又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馬斯·杰弗遜寫給孫子蒙蒂西洛的《日常生活十戒》時,我為這位智者簡潔而自律的戒條而深深感到敬佩。受益的不止孩子,更有家長自己。我立即要求孩子和我背誦下來,讓孩子摘抄下來,貼在書房,成為他日常規范的戒律。當我和孩子一起讀到《高爾基給兒子的信》時,我為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父親那諄諄教誨,殷殷囑咐和親切叮嚀的言語而深深動容,幾欲滴淚,讀來如一股暖流在心田緩緩而過。當我和孩子讀到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孩子虔誠的祈禱文《為子祈禱文》時,又為這位勇敢的父親教誨孩子要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失敗而不氣餒,在平淡地面對自己的成功而不驕傲,懂得體諒和悲憫那些不斷努力不折不饒堅持中失敗的人們的態度而深深折服。他是那么偉大而平凡,平凡而偉大;他自身靈魂多么高尚,待人待己的態度多么富有智慧和慈悲。
在此,我無法一一進行更為細致的分享親子共讀體驗,愿親愛的你和孩子們可以在文學的殿堂里悠游,領略思想的光華,感受自然的美好,體悟生命的喜悅。讓我們在孩子的陪伴下,和孩子一起再次成長,靈魂再次提升,人生再次修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