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緒
(天津市寶坻區第一中學)
第一,聯系生活實際預習。大量事實表明,提前做好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平時多留意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嘗試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這樣聽課時才能夠抓住重點,糾正預習時的誤區,還可以對已經預習過的知識進行理論上的結合并加深記憶。
第二,梳理知識結構,整理成系統網絡。可以畫思維導圖或樹形圖幫助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同樣,做題時也要繪制清晰的輔助圖,讓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地展示在紙上,生動形象,一目了然。例如:運動學的題,一定要畫過程分析圖示,標清每個過程的物理量,這樣每個過程的位移關系和其他物理量的關系就立刻顯現出來,有助于我們列方程。
第三,學習物理時結合其他學科。比如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有些規則是相同的,學科和學科之間也相互聯系。比如化學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熱量的吸收與放出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的發生也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公式的推導和結論的得出也需要借助數學中微分等運算;古詩中也蘊含著很多物理知識,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里,鐘聲是根據聲音的音色判斷的,又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三人“指詩人李白和杯中的倒影及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和其他學科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第四,提高做題效率。課后耐心做題,做完一道題后要思考總結,通過總結幾道題之間的共性,尋找共同點,發現規律,形成一個個解題模板,例如:動能定理的子彈打木塊模板,能量守恒的板塊模板,動量守恒里的人船模板等等。每個模板都有固定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熟練掌握,并牢牢地記在腦海里,使之成為自己的下意識反應,這樣就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五,歸納審題時的技巧。注意題中的關鍵字,解題時仔細審題不要馬虎,比如溫度“升高到30℃”和“升高了30℃”是不一樣的。做題時給自己規定時間,提高做題速度。做完后要和標準答案進行對比,對照思路是否相符,如果不一致,甚至相差甚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錯在什么地方,再下功夫解決這些問題。
第六,積極參加物理競賽。參加競賽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你為之努力的過程。當一切結束以后,會發現收獲的不僅是名次和證書,還有通過它所積淀下的大量理論知識和為了競賽勝利形成的奮斗精神、個人潛力的開掘和躍升。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七,學會建模。數學作為解決物理問題的工具,是我們解題時不可或缺的。將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在理科的學習中,建模的過程十分重要,掌握了建模的思想,就掌握了物理和數學解題的精髓。再根據建立的模型,用數學的方法解答,得到結論。
第八,歸納公式。聽課時,一定要注意老師公式推導過程的講解,只有了解了公式的來源,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弄清事物的內部聯系、各個公式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體會到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相通且相互聯系的。牢記一堆公式大概是高中生學物理時最讓人頭疼的問題,這時可把所學的公式總結在一起,了解互相之間的關系,哪些是基本公式,哪些是推導出來的,都包含了什么物理量,列出一個表格,貼在書桌上顯眼的位置,有空的時候看一看,耳濡目染增強記憶。當題中出現了公式中有的物理量,便輕而易舉知道用哪個公式求解。
第九,常翻改錯本。改題的時間不亞于做題的時間,平時做題時把自己的錯題收集起來,改正,一定要用心去體會出題人的意圖和要考查的知識點,并且寫明錯誤的原因和心得,以后解題時要注意哪些細節。經常翻開看看才有效果。有時候錯題并不是典型的錯誤,就不用全部抄下來,記下知識點就可以。還有一點是要整理得條理清晰,避免事倍功半。
第十,定期整理學習筆記,回顧知識點。要學會通過比較、判斷,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并且整理歸納為知識網絡系統。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后貫通,縱橫聯系,并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第十一,使用心理暗示。學會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不比別人差,相信自己能做到,抓住機會,勇于嘗試,同時也要緩解精神壓力,適當地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保持樂觀自信,不僅在學習中有很大幫助,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都會受益匪淺。
總之,這些學習方法都不難理解,學好物理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最關鍵的是要嚴于律己,嚴格執行。古語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物理或許相對難學,但天道酬勤,只要勤奮學習,勇于探索,冷靜思考分析,保持良好的習慣并且堅持下去,也并非學不好。我們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一定要用科技和創造振興中華!
[1]安慧.奇妙現象我會解答[J].小學生作文(低年級),2010(6):55-56.
[2]楊新勝.淺談數學方法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的應用[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