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嵊州市黃澤中學)
3.學生能夠?qū)W會感受自然美,提高審美品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朗誦習慣。
上面這個教學目標較好地把握了三維目標的設定,既有知識技能(理解詞語,感受三次落日不同的美),又注重過程方法(能借助“三讀”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體驗,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還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學會感受自然美,提高審美品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朗誦習慣)。
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太隨意,我們不能想到什么就教什么,更不能教什么就教什么。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會把教學目標的基點對準語文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
【例 3】《品質(zhì)》《老王》教學目標:
1.以人物為中心,通過對其個性與命運的關(guān)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人格追求。
2.通過獨立閱讀和思考,嘗試評價人物。
3.通過作品文字的品讀,獲得信息,有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表達時語言的準確性與技巧,提高鑒賞能力。
——摘自江蘇教育出版社 蘇教版《語文培訓手冊》
《品質(zhì)》《老王》屬于“底層的光芒”板塊,這個板塊屬于“號角,為你而鳴”這個專題。這個專題在《浙江省普高新課程實驗·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中指出:“本專題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文本研習,圍繞‘人與社會’的主題,引導學生在研習文本的過程中了解社會,感悟人生。”教案比較好地闡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目標中的“通過作品文字的品讀,獲得信息,有所感悟”“以人物為中心,通過對其個性與命運的關(guān)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人格追求”,引導學生通過自讀掌握文中的基本知識,然后以此為中心,讓學生“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人格追求”,目標中又夾雜著“獨立閱讀”等方法,讓學生去體認、感受文中底層人物身上的光芒。這樣的語文課教學目標貼近課程目標,正確處理了板塊與專題之間的關(guān)系,并非“坐井觀天”,而是以課文為核心,講述整個單元的主題,這樣的教學目標也為一堂高水準的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道:“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這在某種意義對于明確我們語文課堂目標的地位很有指導意義:教學目標的設計不能天馬行空,亦不能人云亦云,在新課標下,我們應該結(jié)合自己對于三維目標的深入理解,以“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礎(chǔ),“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為滲透,處理好上述三個維度之間的三種關(guān)系,正確合理地制定每堂語文課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目標更有效,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更有效,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