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紅
(山東莘縣十八里鋪鎮中心初級中學)
提高課堂效率是各級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家長,特別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這也是教育的根本之一。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我認為必須抓住兩個關鍵: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而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又是重中之重。下面我結合個人教學的實際談一些看法。
巧設課堂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圖片、視頻相結合,盡量使他們“身臨其境”,在教學《人與自然》時,出示的一系列破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圖片,給學生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震撼,接著又有隨堂練習(不是讓學生做題),讓他們寫一寫自己身邊的保護或破壞環境的事例及對此的看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了環保觀念。
小組教學也是體現學生主體的重要形式,學生在參與中、討論中真正理解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課堂效率自然提高。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開展分組教學,采用小組加分制,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取知識。首先,我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提出文本中不理解的地方,接著,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小組探究解決,最后小組解決不了的師生討論解決。同時,同學們積極為小組爭光,課堂氣氛也得到了活躍。
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要堅持“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課堂教學運行模式,注重課堂教學的基礎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目標意識、過程意識、反饋意識和小結意識,注意知識密度、訓練密度和思維密度的有機統一。
班級總有部分學生(尤其是男生)對于課下布置的基礎性任務,如基本觀點的背誦,重視不夠,下功夫少而沒有掌握好。這些導致了課堂檢查落實占用了太多時間,同時影響了新知識的學習。我認為課堂上必須抓基礎知識、基本觀點、基本理論的落實和強化重點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所以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基礎知識可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作用,向課代表、組長提出要求,讓組長檢查組員,課代表檢測組長。對于掌握不好的同學,問清原因,要一管到底,督促他們落實。
這關系到學生能夠理解到什么程度,學生能否找到恰當的方法。關鍵是教師采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解決問題,實現學習目標。它是體現教師教學藝術高低優劣的重要標志,是教學藝術才能的精髓所在,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法寶。教師的“精講”和“點撥”很大程度上是相依相生的,只有“精講”才可能“點撥”,要“點撥”只能是“精講”。
如何做到“精講點撥”?我認為我們要做到“三看”。
從精講的內容看,一定是重點、難點、疑難問題。在每節課中知識點的分配一般有基本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的知識點。基本的知識點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很容易掌握的。對此,教師不用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講解,可以一帶而過。重難點、疑難點,有一些難以理解的東西,這些也常常是學生學習中的障礙問題,教師必須“精講”,并且要用通俗易懂的容易理解的話語向學生闡明、闡述。對于疑難問題,主要是習題,我認為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或者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動手完成,而不是一次性把問題講完再讓學生思考、總結。我在曾經的教學中總是想面面俱到,不講就生怕學生吃虧,課堂啰嗦,自己累夠嗆,孩子收獲反而更少。
從認知層面看,我們要對學生在以往學習、生活中通過辨別學習、積累經驗而建立的“前概念”,或完善,或豐富,或調整,或修訂。因為學習就是在學生原有經驗、日常觀念和認知結構基礎上的知識建構,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就是新知識的生長點。傳統教學觀對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和概念轉變的過程重視不夠,結果往往造成學生只會做題而并不真的理解本門學科。因此,“精講點撥”一定要了解學情,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
從思維層面看,造成學生思維障礙的根源不同,自然也需要我們點撥之時對癥下藥、因勢利導。有時是學生感性認識不足,那么,多媒體、掛圖、講個人經歷或故事等都可以讓知識變得直觀、生動。我們學校一直倡導使用多媒體教學,這不僅增加了知識的容量,更重要的是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但有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錯誤觀念、經驗的干擾,那么,適當地從文本向生活進行遷移就能讓學生恍然大悟,聯系生活中鮮活的事例,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三貼近”原則;有時是相關知識的干擾,就要對這些知識對比,找出異同,注意區別,如權利與權力、公民與人民等概念;有時是思維定勢的影響,那么,就要引導學生發散→聚合→再發散→再聚合,循環往復,層層深入;也有時是思維方法不當,不能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問題,那么,老師就不妨多拋出幾個“假如”和“如果”。我們只有真正從學生的認知出發,才能切實做到真正的“精講點撥”。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正確教學觀念的指導下,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效率會有更大提高。
[1]鄧方.建構主義與語文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1).
[2]吳益.主體 主動 主人:語文教育的理念與實現[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