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麗
(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第一中學,陜西 漢中)
史料是通向歷史認識的橋梁,而作為特殊史料的插圖是歷史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又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新課程要求樹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在運用插圖教學的過程中,精心的教學設計利于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能力和家國情懷。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高中歷史教學中關于優化插圖做了初步探索。
教學是一個有預設的雙邊活動的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插圖教學中,教師的情景創設、問題設置要為本課的主題服務,能有助于三維目標的實現。關于古代中國的手工業,不同版本教材都有大量有代表性的插圖,學生對本課內容也很感興趣,但多數課堂僅流于熱鬧的形式。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插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古人的智慧,思考我們該怎么傳承。在《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一課,共有五幅插圖,我設計了一個《圖說新航路》的設計,運用印第安人培育的四種植物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主題;根據《新航路開辟地圖》認識四條航線,進行規律總結,建構新航路的空間結構,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通過《放貸者和他的妻子》《哥倫布接受印第安接濟》圖中信息的提取,認識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對黃金的渴求、航海技術的發展、傳播天主教的熱情,補充其他文字材料,多角度地解釋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最后對比《分散的文明》《四種植物圖片》《哥倫布接受印第安接濟》,培養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形成正確的史觀。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會學比教學生學會更重要”。歷史圖片作為一種特殊的史料,它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功用。歷史圖片所蘊含的信息,不同類型圖片的閱讀方法,圖片與事件之間的關系都應是教學關注的重點。歷史人物圖和重大歷史事件活動照片,教師要做足課外功夫,查閱相關信息,了解相關人物的生平經歷、時代背景,具體分析人物的表情、穿著、動作等。通過對歷史人物的生活場、心理狀態來了解所在時代的特征,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歷史地圖的空間性結構很強,能直觀地反映特定區域在不同時間的發展狀態。如世界市場形成中的插圖《英國對印度的征服圖》,通過圖例顏色的變化,直觀反映了英國在19世紀20年代—60年代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過程,成為了解英國在印度殖民擴張的重要補充。數據圖表也是常見的歷史插圖,其特征是運用原始數據,通過統計和對比的方式反映某一時期現象,在學習近現代經濟發展中所見較多,指導學生閱讀這類數據表格時,指導學生抓住表頭,看清時間,掌握數據變化的軌跡,聯系相關史實進行系統的分析,讓這些靜止的數字有了靈動的生命力,再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透過現象看本質,說明影響數據變化所體現的歷史現象的成因、發展和影響,來認識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辯證思維歷史思維能力,發揮歷史的教育功能。
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不可重現的,但它卻是有生命的,教師應肩負起讓歷史活在當下的責任,我們的教學要給學生留下前人優秀的思維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如必修二《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遷》中,關于服飾的變遷,最終的主題我們應把主題定位在我們該有怎樣的服飾。在教學設計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我們該穿什么衣服來過節?讓學生意識到在吸收先進文化的同時,應該保留民族本土特色,這也是民族自信的體現。同時向學生提供材料,建議學生自己設計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服等。中國民族資本家張謇,課本插圖中他只有人像和紗廠,甲午狀元的他,興辦實業挽救民族危機,用事業之利興辦近代教育和公共事業,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商人對社會的回饋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對當今社會金錢崇拜、注重名利的現象,是一種譴責,也是對人們進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插圖是高中歷史教學資源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它的價值和作用應成為教師開發教材的重要內容。在歷史核心素養指導下的新課程,充分運用插圖在有效的教學時間里可以較好地實現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的理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