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霞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中學,江蘇 無錫)
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我國教育發展的目標,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滲透,國家更是加大力度在教育教學方面頒布相應的制度來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中考體育加試”就是一項典型為促進學生體育素質提高而建立的制度,旨在全面提高學校及教師、家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積極配合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下面筆者就從利、弊兩個方面對“中考體育加試”給體育教學帶來的影響進行深入剖析。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學科目的課程內容逐漸向深奧的方向發展,那么在我國現階段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以及教師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應試科目的教與學當中,很大程度地忽視了體育方面的教學,有時候往往占用體育的教學時間來對應試科目進行補習。而“中考體育加試”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成績中,大大提高了體育教學在教育領域的地位,使體育也成為中考的應試科目,雖然只有三十分,但對于競爭激烈的今天,這三十分對于學生升學也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施中考體育加試的這幾年中,體育教學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首先,體現在學生方面,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他們受到影響好壞是具有關鍵性意義的。而目前他們所表現出的是對于體育的興趣大大提升,由原來的上不上體育課都行,變成主動去鍛煉中考體育加試中要測試的項目,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同時身體素質得到極大的提升,通過某項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進行研究表明,前者的各項身體機能都要比后者好很多,無論是從身高還是體重以及機能方面都要優于不經常鍛煉的學生。
其次,體現在教師觀念轉變以及教學質量方面。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讓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占體育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因為體育成績并不被重視,學生在完成本學期的達標任務以后,體育課就成為各科老師要課、補課的“寵兒”,所以體育課教學往往不能順利進行。而“中考體育加試”制度實施后,為保證體育成績不為學生中考成績“拉后腿”,體育課又重新被重視起來,教師們很少去占用體育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補習,而作為體育教師更是絞盡腦汁設計各種教學方案來鍛煉學生的體育素質,并針對加試科目進行專項訓練,保證同學們在中考體育加試中都取得優異的成績。這樣一來,大大增強了體育教師的責任心以及教學質量,讓體育教學有了質的飛躍.
最后,“中考體育加試”提高了家長對體育的重視度,促進全民體育的發展。孩子是家長的心頭寶,在日常體育鍛煉中,當孩子吃了一點苦,部分家長往往對體育是持反對意見的,認為體育鍛煉既累又耽誤時間,對于體育鍛煉不是特別支持。“中考體育加試”硬性地將體育成績計入中考成績中后,家長的態度有了大幅的改變,他們支持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甚至陪同孩子一起跳繩、跑步等等,全民體育在悄然間興起。由此可見,“中考體育加試”有著其不可估量的影響,不管是從學校還是到社會對體育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中考體育加試”雖然在整個體育教學乃至體育發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同時在體育教學方面也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弊端。
其一,大部分學生往往都能在體育加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原因是他們在日常的體育課和體育鍛煉中專注于幾個應試科目的鍛煉,體育教學以及體育鍛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應對考試,所以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但這樣的體育活動卻忽略了其他的體育項目,而且也不是從真正的興趣愛好出發,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出真正的體育人才。
其二,現階段的體育加試考核標準,是以學生的平均水平來進行衡量評分的,這就給一些生來體質不好、體育成績差的學生帶來了很大的精神負擔,在這類學生中不乏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對于升入理想高中有著極大的渴望,而體育成績對于他們來說卻是阻礙他們前進的一道很難逾越的鴻溝,令他們非常苦惱,壓力重重。
其三,體育加試的時間基本都被安排在初三進行,而初三的學生處于整個初中的總復習階段,學業十分繁重,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壓力可想而知,不管在體能還是心理上都面臨著非常巨大的考驗。在這種狀態下,還需要每天堅持大量的體育鍛煉來應對體育加試,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整個初三階段都處于一個非常疲勞的狀態,很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總之,“中考體育加試”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它所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接下來就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用自己智慧的頭腦去用好這把“劍”,斬“弊”得“利”,真正實現制定“中考體育加試”制度的初衷,為中國體育的蓬勃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