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萍
(浙江省臨海市邵家渡中學)
歷史教學是加強當下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歷史愛國情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能力。如何能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充分發揮歷史課堂的人文教育作用,成為目前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教育目標。歷史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正確而全面地了解國家的發展歷史,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認清世界發展的局勢,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必須予以重視。
歷史核心素養是歷史學科素養的具體體現,帶有明顯的學科特點,是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逐漸具備和養成的歷史學科思維品質和重要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所具備的歷史知識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它大致包含了五個主要的方面,即歷史的唯物史觀、歷史的時空觀念、歷史資料的實證、歷史的解釋、歷史的價值觀。其中,歷史唯物史觀是用于屆時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客觀發展規律的方法論,也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指導思想;而時空觀念指的是歷史構建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地理條件下發生的,從時空構架上能夠看出歷史存在的價值;史料分析指的是對歷史資料的獲取和辨析,是真實反映歷史的態度和方法;歷史理解指的是對歷史事實的正確理解和客觀評價;歷史價值觀指的是對歷史的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之間所存在的辯證統一的聯系,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取向。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好現有的歷史教材,適時依據教材中的素養資料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歷史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利用一些典型的歷史事件,盡可能地尋找學生的情感共鳴點,同時還要能夠幫助學生從這些歷史事件中吸取到歷史文化的精髓,甚至總結出一些歷史經驗教訓讓學生銘刻于心。其次,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擴充和延展,如對歷史事件當時的背景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加全面而充分地了解整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對歷史本身有充分的了解,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想要繼續探究歷史的興趣,還能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增長知識。例如,對于秦始皇為何能夠統一天下,并且很快使得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等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國力迅速上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深入挖掘其中更深層次的綜合原因。如果經常這樣鍛煉學生,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對事情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一定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和專業技能。首先,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育理念,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與教師進行互動,多主動積極地思考,把單一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觀念,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其次,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學科知識。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性學科,其中包含的知識也非常多,要想提高實際的教學質量,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要相對高一些,這樣才能旁征博引,帶領學生更好地舉一反三。教師淵博的學科知識,不但可以樹立、增加自身的課堂威嚴,同時還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最后,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來向學生輸送知識,也不能僅僅依靠板書來進行教學,而要更多地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提高課程導入、教學情境轉換、課堂內容分析、啟發式提問以及電化教學的能力。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要在理論的基礎上適當加添一些實踐教學環節,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由于當下我國高度重視培養中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使其牢牢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素養成了教學改革的重點。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歷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歷史相關的重要信息,進行多元化的歷史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具備較高歷史核心素養的歷史接班人。
[1]李新英.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核心素養的解讀[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
[2]邱小鳳.立足素養培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
[3]江海云.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