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靜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蓮花實驗學校初中部)
隨著新課改的變化,當前的教學目標已經從知識學習轉化為核心素養的培養。而科學素養又是核心素養中的重點,因此初中時期的物理學習應該注重學生的科學精神、態度和正確方法等。初中時期的新課改將實驗教學設置為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將科學探究和科學內容上升為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在客觀意義上來說促進物理實驗的教學開展,讓實驗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較大的提高。
21世紀的教學基礎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而這種創造性能力不僅是要學好課本知識和掌握動手能力,更要將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激發出來。因此,很多國家在教育目標上發生著變革,強調了問題解決能力的獨立,自我調整的獨立和協作責任感的獨立等。核心素養的實質就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逐漸適應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達到教育部在各級各科中的學習質量要求[1]。核心素養體系是根據不同時期的學生學習對于目標和任務的制定標準,而作為物理學科中重要的學習部分,核心素養標準的提出也就成了必然因素。
在這種綜合性較強的科目學習中,觀察能力成為實驗探究的基本手段。物理學科的實驗探究中首先要提出問題,而問題的提出又來源于觀察力。對于學生而言,要想學好物理知識和實驗探究,就必須自身去積極發現一些有價值或者有意義的問題,這樣才會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激發有著更好的幫助。
在物理實驗學習中,老師需要以實驗為基礎,以問題提出為導火線,盡可能地發現問題探究的本質,將教學活動變成獨立自主的科學探究過程。在物理實驗學習中,做好設計方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出問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和綜合實踐能力。
初中時期的學生在思維發展上非常迅速,主要是表現在抽象的思維邏輯上,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學生與生俱來的。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在想象力和觀察力上較為突出,對新方法和新設想的提出具備更多的創造力。而初中時期的物理實驗學習就應該牢牢抓緊學生這樣的心理特征,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以此才能發展智力,掌握更多的知識。
在物理的實驗探究中,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很重要,基于此組織學生開展以實驗為目標的教學活動,就可以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趣味和活力。所以,初中時期的實驗教學應該圍繞問題展開,擴寬問題的來源,開展開放性的教學策略活動。學生學習的本質就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究,結合科學性的實驗探究,學生不但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加深知識體會,提高其探究能力。
關于初中物理實驗課程的學習,教材的正確選擇很重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課題的適當選擇,以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和探究能力進行課題的選擇,綜合考慮教學資源的有限條件進行課題選擇,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活動經驗來選擇合適的課題。
傳統的實驗教學就是學生看,老師做,這樣缺少對知識的實際探究和理解,嚴重阻礙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知識獲得的求知欲,如果可以將一些實驗讓學生親自去探索和研究,通過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式會讓學生理解很多課本之外的知識。比如在學習“焦耳定律”時,通過課前的預習以問題式的方法引入實驗,讓學生在電流中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樣自主的學習探究會讓學生的興趣增加,還會讓知識的求知欲變得強烈[2]。
在物理實驗中所需要的材料都應該事先預備好,學生只是進行實驗,長時間的積累會讓學生失去自主實驗的興趣。為此,老師需要對其實驗學習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小組形式讓學生自主從找器材開始直到最終的實驗結論得出。
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進行物理實驗的探究,從某種意義上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在學生動手時增加思維的活躍性和求知欲望。
總而言之,為了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求,只有將老師的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將實驗教學不斷深入研究,并在實驗中不斷優化和改善,以此才能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此便可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開拓物理實驗的學習天地,培養出一批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兼具的高素質人才。
[1]蔣華.基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探討[J].物理教學探討,2017,35(4):4-8.
[2]張書玉.基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J].成功(中下),2017(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