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貽華
(浙江省臨海市沿江鎮中學)
由于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好奇心比較重,又處于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他們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所作為,從而受到關注。當網絡世界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發現能夠從網絡游戲中找回學習上丟失的自信,可以和其他同學炫耀自己的游戲戰績,從而提高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增強自尊心,同時在網絡直播的過程中可以發泄他們內心不滿的情緒,展示他們人格的另一面,從而得到其他同學的羨慕和崇拜。
同時,中學階段學生的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但是心理發展又不成熟;他們渴望脫離老師和家長的控制,向往自由,但是在面臨困境時又會受到打擊。長期以來學生的內心必然會感到無助和寂寞。因此,當網絡直播進入他們的世界時,他們便毫無保留地投入其中,感受虛擬世界所帶來的滿足感。
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得家庭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強,從而導致了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或者將孩子交給老人照顧的現狀,這就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在不斷減少,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另一方面,近年來由于我國離婚率不斷升高,導致單親家庭或者重組家庭所占比例也在不斷上升。這些特殊家庭由于缺少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從而導致孩子身心受到嚴重創傷,使得孩子更加不愿意和家長交流,這種不良的家庭環境以及教育方式也是促使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關鍵因素之一。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將學生的分數作為衡量其好壞的標準,從而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失去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心理健康發展。對學生而言,他們接受的人文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相對較少,從而扭曲了學生對事情的正確認識。而同時網絡直播以其特有的方式進入了中學生的生活,不僅緩解了青少年壓抑許久的情感,滿足了他們內心的渴求,而且讓他們在網絡中找到了合適的定位,進而形成網絡的不良習性也是情理之中的。
要加強對中學生網絡直播監管行為,就必須完善對學生的管理制度,結合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使其對網絡直播有全面的認識。
初級中學應該針對此階段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及時開設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壓力,改善不良情緒。學校的課程可以分為兩部分,首先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基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學會在逆境中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其次心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適時的情緒宣泄,發泄自己的憤怒、自卑等不良情緒,避免誤入歧途。
同時,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輔導等有關知識講座,開展集體心理輔導,從而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識,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在學習上的自信。
家長要嚴肅對待學生沉迷于網絡直播的行為,盡可能增加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當發現孩子情緒不正常時,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其次,家長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盡量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責備。健康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學生朝著積極向上的方面發展,從而較少對網絡癡迷。
3
學校作為學生主要的活動場地,對其身體和心理上的影響是極大的,因此,學校注重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培養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營造健康穩定的班級氛圍。良好的班風是學生擺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因此,學校和班主任應該加大管理力度,促進學生朝著更優秀的方面發展。在對待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時,學校應該團結一切力量,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并且調動學生為他們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麻煩,鼓勵他們走出心靈的陰影;此外,學校還可以建立一些班級互助平臺,或者建立班級網站等,使學生能夠人人有事做,從而減少學生上網的時間;其次,學校應該嚴格管理制度,使學生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上課,并且在老師的陪同下進行網絡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分辨不良網絡信息的能力。
實踐表明,網絡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只有合理利用并且保持一定的度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對于中學生而言,學校和家長更要加大管理力度,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腦的時間,正確把握學生所接觸的網絡信息知識,讓學生在自律自制的情況下形成良好的網絡信息使用習慣。
[1]馮英華.網絡直播與電視直播[J].記者搖籃,2006.
[2]李大鵬.淺析我國網絡電視直播的發展現狀[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