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暉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第四中學,江蘇 常州)
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理解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運算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數學核心素養在每個教學階段的表現和要求也不盡相同,要認真推敲,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再者,研究型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多多開展此方面的活動。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升了教學意義,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人性化教學。要實現跨學科培養,結合物理、化學等理科,語文、歷史等文科,相互關聯,融會貫通,注重創造,更高度結合。在設計課堂時,要考慮體現了什么,為了體現什么。
數學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來不得半點馬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數學這門學科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嚴謹”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在現代文明下,雖然我們不需要再費腦計算,但是數學的意義卻不是止步于此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的文化價值,在學習過程中有“求真”的心態,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如果沒有嚴謹的理論作為支撐,是難以正確解決數學問題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數學,這時培養這種品質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嚴謹”是數學學習的核心素養,也是該有的學習態度,在其他理科類學科中顯得同樣重要。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同時,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起到獨特的作用。數學教師需要思考如何讓數學知識成為素養,應用到生活中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實踐”意識是數學教學伊始就應該給學生灌輸的,通過運用數學知識來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才能體現真正的學習意義。教學的目的,要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能力。很多知識學起來都是紙上談兵,既失去了原有的學習意義,又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核心素養和能力,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意義。例如:教師在講解“圓錐曲線和方程”時,可以充分聯系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利用多媒體放映宇宙行星的運行動畫,使學生從直觀的影像中獲取橢圓、雙曲線的表現形式,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區分多種曲線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還可以從研究型學習開始,組織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數學活動,將某些知識融入其中。
高中數學內容繁雜,有的學生在還沒適應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無助的心理,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理解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抽象事物的理解力,二是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即聯系文字和數字之間的關系。培養理解力能直接提高學生的能力,應用到每一次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高中數學的知識難度加大,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理解也比較困難。特別是在學習立體幾何時,很多學生感到頭疼。有的是空間立體感不強,有的是想象力比較差,歸根結底,是沒有掌握從抽象到形象的轉化能力。教師通常會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將事物用更加立體的設計展現出來。但不妨更進一步,拿實物學習,增加學生的觸感。理解力還包括數學建模的能力,從文字的表述歸結為精煉的數學公式,這不是一日之功。建議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引導的方式,逐步引導,讓學生自己推出結論。開始他們可能會思維卡殼,但若是有教師多次的幫助,會逐漸理順思路,最后形成自己的學習和解題思維。數學模型并不難建立,但需要多次的思維訓練。還要補充一點,培養核心素養,必然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帶領他們發現數學的“美”。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新契機,是繼素質教育之后對深化課程改革的重新定位。因此,初中數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將核心素養歸結為幾個重要的方面,落實在數學課堂、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實現逐個的提高和整體的培養。這不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相比傳統教學都提高了要求,但是卻讓學生學得快樂和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