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靈珍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教研室,河南 三門峽)
在過去,我國由于長期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學生對學科主要思想的感知能力及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都遠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使很多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脫軌。物理是一門思維嚴謹、邏輯嚴密的學科,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物理的學習都具有相當的難度。作為理科教學的基礎學科,物理的學習對學生一生的學習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要真正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使教學深入淺出,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物理觀念的培養。雖然國內很多大省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逐漸重視學生物理觀念培養的重要性,但國內教育界對此方面的重視程度仍不夠。
物理觀念是學生基于對物理學科的長期學習所逐漸形成的概括性認識。就目前學術研究而言,物理觀念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物質觀、自然觀和時空觀等,基于物理學科知識的基本觀念;二是相互作用觀、運動觀和能量觀等,基于學習方法及物理探究過程的基本觀念;三是物理價值觀,也就是物理在實際生活中具體作用的觀念。
對剛開始接觸物理學科的學生而言,在學習具體的物理知識之前,其對物理學科的某些理論的感知實際上存在著一定的錯誤認識。比如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之前,都會普遍認為重量大的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落體速度會快于重量小的物體。經過物理學科的學習之后,我們知道,物體在自由落體時,落體的速度和物體的質量并無關系。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因為物理的學習需要學生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尤其是對運動的研究,需要學生在腦海里構建相應的運動情境。錯誤的認識對學生后期的學習是極大的障礙,因此,在正式學習之前我們必須糾正學生先前的錯誤認知,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塑造自身的物理觀念,更重要的是糾正了學生的學習方向,為后期的學習鋪好道路。
綠色通道的鋪墊,是指以學生原有的物理觀念為基礎,將原有的觀念和新觀念結合起來。在兩種觀念之間搭建一個適宜的連接點,有利于將原來固有的觀念向新的觀念進行轉化。對于這種綠色通道的搭建,主要包括四個步驟:第一,以暴露學生自身先前的觀念為目的,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第二,創設一些可以令學生只通過直覺便能理解的問題情境;第三,啟發學生結合對問題情境的感知,對原有的觀念和新觀念進行一定的類比,并逐漸尋找原觀念和新觀念的結合點;第四,在教師的引領下,完成學生自身物理觀念的拓展。
只有讓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對物理定律和概念的感知能力,才能不斷加強其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以及對物理觀念的培養。雖說物理觀念需要教師去不斷引導,但學生主動去感知會大大提高他們塑造自身學科素養的效率,也更有利于其形成扎實穩定的物理觀念。
要形成良好的物理觀念,基礎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眾所周知,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是塑造物理觀念的根基。正所謂,理論基礎決定上層觀念的建筑,形成物理觀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大量的實踐工作告訴我們,學生的物理觀念是在平時基礎知識不斷學習和強化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沒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做儲備,不僅不能形成合理的物理觀念,甚至有可能誤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使其對某些物理知識的思考誤入歧途、走入死角。因此,要塑造好學生的物理觀念,就必須在學生日常物理基礎知識課程上下功夫。只要教師能夠透徹地剖析每一個物理知識的思想,學生形成物理觀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這不僅需要學生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時空想象能力。具體來講,便是需要學生在腦海里能夠構建出相應的物理問題模型。當前,國內的教育仍然十分偏向應試,這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極大,也很少有時間來細致地做一些獨立思考。然而,物理學習并非可以靠題海戰術訓練出來。多數教師都表明,學生做題質量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做題數量的重要性。此外,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為全班同學講解一些經典的物理問題,也非常有利于塑造學生的物理觀念。
綜上所述,物理是一門邏輯嚴密、概念抽象的學科,對中學生理科的學習而言,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很多科學領域中,物理還充當了學科語言的角色,因此物理的學習非常重要。對物理的學習而言,要深入地掌握其理論知識并提高學生自身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就必須加強對其物理觀念的培養。當然,物理觀念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建立扎實正確的物理觀念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對具體物理知識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物理觀念培養方面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