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勤
(重慶市彭水縣實驗初級中學校,重慶)
傳統美術教學中,初中美術老師的課堂教學就是按部就班地講讀書本,然后死搬硬套地把書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最終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對學生的美術專業能力絲毫沒有起到提高作用,更不用說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起到推動作用。所以說老師要改變傳統模式,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創造教學情境。老師要充分挖掘書本里的人文內涵,聯系生活實際配合書本理論內容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改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美術能力最直接的場所,是老師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關鍵,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給學生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通過給學生分析作品的背景,分析作家的繪畫手法和派系,讓學生深入了解。傳統美術教學中,美術課是讓學生相對覺得放松的課堂,教學環境相對輕松,所以說學生對此不重視,老師對待課堂教學的態度也不認真,沒有充分備好教案,課堂內容不豐富,不能讓學生觀看紀錄片或者隨便作畫來完成教學任務。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身和學生重視美術課程,對此持有認真的態度,其次,老師要營造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創造,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課堂是一個自由發言的場所,老師要正視素質教育,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而老師自己則充當一個指引者或者學生的合作者的身份。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發言,不能以正確答案來評判學生的能力,否則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而是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對繪畫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在積極發言的時候,也是老師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最佳時間,從而培養學生美感,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美術教師要想完成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首先就要對自己的教材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身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充分解答學生的疑惑,把美術課程的教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次是對教材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挖掘教材背后的人文內涵,把作品本身的寓意與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講解出來,而不是淺嘗輒止地講解。通過教材上描寫的生活場景和自然現象,以及人物肖像的具體表情來分析它背后包涵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與情感認知。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素質較低,所以老師可以由淺入深,利用學生熟悉、相似的美術教材來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以湘教版為例,在學習《我們的奧運》這一美術作品時,由于北京奧運會世界矚目,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學生對此相對來說比較了解與感興趣。老師通過在課堂上分析奧運五環的設計由來,告訴學生奧運五環代表了世界上五大洲的人民,五環緊密連接也是寓意了五大洲的人民能夠相互友好相處。同時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也是老師需要重點分析的教學案例,五大吉祥物合起來就是“北京歡迎您”,表達了中國對世界來客的友好與熱情招待的情感,同時五大福娃也代表了中國繁榮昌盛的美好期盼,給世界展示中國人民熱情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簡簡單單的標志和吉祥物的設計,老師可以教授學生其設計的由來以及美好期盼。老師通過這樣有意識的人文素質教育不知不覺中升華學生的情感和精神。
要想使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老師必須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讓上課內容與學生身邊發生的事結合起來,那么學生會有一種親近感。學生在面對身邊的事或者經歷過的事有一定的話語權。例如在學習湘教版《美麗家園》這一章節時,農村學生對于自己的家園有一種特殊情感。由于學生身處農村,鄉村生活舒適安逸,村民之間互幫互助,充滿人情味。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對于自己成長起來的地方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老師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學,讓班級里的學生以美麗家園為題創造一幅自己的作品,可以是如今身處的住所,也可以是未來心中的美好家園。在完成作品后,老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并且挑出質量好的在講臺上進行表揚,請學生上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老師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自己內心的情感得到釋放,并且通過實際繪畫的方式使學生的繪畫能力得到提高,多元化教學將書本理論內容與身邊事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初中美術教學是學生比較系統地接觸文藝,相比于小學美術,初中美術更注重學生繪畫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高。老師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造教學情境,并且充分挖掘版本內容背后的內涵,讓學生感同身受。最后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讓理論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