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完
〔摘 要〕省道轉移的原理在服裝紙樣設計中應用十分廣泛。基本省道依據人體結構規律和服裝紙樣結構規律確定,并且可以依據省道轉移的原理進行移省、分省、加省、轉省,從而變化出各種款式。這里主要討論省道的結構特性和變化規律,詳細分析服裝結構技法中胸腰省轉為側縫省以及胸腰省轉為袖窿省在服裝 CAD中的實現方法。實踐證明該方法能夠簡便直觀地模擬手工操作,具有一定實用價值。
〔關鍵詞〕省道原理;服裝CAD;省道轉移;應用及發展
在服裝CAD系統中,省道在服裝的二維空間與三維空間服裝結構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服裝技術的發展以及對服裝造型的研究,省道轉移在服裝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對服裝的造型也越來越重要。它們可以消除平面的布料覆蓋在人體曲面上所出現的皺褶、斜裂、重疊等現象,能從各個方向改變衣片塊面的大小和形狀,塑造出各種美觀貼體的造型,達到美化人體的作用。
一、省道轉移原理
如圖 1所示 ,一個省道可以在同一衣片上以 BP點為圓心作任意方向的位置轉移。根據省道的轉移經驗:以胸腰省為轉移的起始省,并以省大邊的形狀劃分,省的轉移可歸納為直線邊到直線邊、直線邊到曲線邊的省道轉移;按省道疊合的方向分為逆時針疊合和順時針疊合。省道的轉移過程中應保證其角度不變,省長和省大則會隨著位置的不同而改變。
1.省的概念與意義
省是服裝制作中對余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于將二維的布料置于三維的人體上,由于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高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出松散狀態,將這些松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
2.省的原理
省是對服裝進行立體處理的一種手段,是表現人體曲面的重要因素。省作用于人體凸點的暗褶,服裝中經常考慮的人體凸點有胸凸、肩胛凸、腹凸、臀凸、肘凸,這些凸點相對應的省為胸省、肩省、腹省、臀省、肘省。對應不同特征的凸點,省的形狀也不同。胸凸明顯、位置確定,所以胸省省尖位置明確,省量較大。肩胛凸起面積大,無明顯高點。腹凸和臀凸呈帶狀均勻分布、位置模糊,所以腰小和臀省的設計較為靈活。
3.省的轉移及其運用
省的轉移是省道技術運用的拓展,使適體裝的設計走向多樣化。立體造型中省道轉移的原理實際上遵循的就是凸點射線的原理,即以凸點為中心進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圍繞胸高點的設計可以引發出無數條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領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圍繞著凸點部位即胸高點對余缺處部位進行的處理形式——省的表現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結合設計進行省道轉移。
二、服裝CAD不對稱省道轉移
1、如圖2款式:
1).先打開上衣原型把“腰省”轉為“袖窿省”。

三、用服裝CAD轉移特殊造型的省
在采用服裝CAD制版過程中,有時會遇見一些特殊造型的省,例如肚兜特殊省(見圖19)。
在兜角位置需要加上一定的省量。這種省一般用在大貼兜和手機兜上,以做出兜的立體效果。
采用服裝CAD NAC2000不能一步完成此效果,但若巧妙借助服裝CAD中的其他工具模擬該省的手工處理方法,也能轉移出完美省道。具體方法如下:
1).確定好省中線,分別做輔助線連接兩個省中線端點和兜口線端點。并使用“打斷”工具將兜底部的結構線打斷分離出來。(見圖20)
2).以兜口線端點為圓心,采用“定量旋轉”工具將輔助線以外的部位分別向兩側旋開,旋轉量依據省的大小來定,一般來講,省量是旋轉量的1.5倍,具體需在操作中調整。同時將兜底部結構線水平下移,下移量與兩側結構旋轉量相同。(見圖21)
3).旋轉下移完成后,分別連接兜底結構線端點與旋轉后的兜底另一端點。這條線的長度即為省量。做出如圖所示新省中線及其他各輔助線。(見圖22)
4).繪制出兩省邊,刪除掉其他輔助線,完成省轉移的繪制。(見圖23)
四、服裝CAD發展方向
目前CAD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可處理大量重復運算的放碼和排版,但與自動放碼和人機交互式排版系統的技術相比,衣片設計系統操作起來復雜困難,自動化程度低。使用該系統打板與人工打板一樣,仍需設計師一步一步地打出,只不過是用計算機的顯示器和鍵盤鼠標代替了傳統打板的紙和筆。此外,在計算機中往往還需對一些線和參考點做非常嚴格的定義或定位,有時在人工打板中一步可以做完的工作,在計算機中需分幾個步驟才能做完。同時,采用CAD技術的打板速度取決于操作人員本身的打板熟練程度,工作效率因人而異。
服裝CAD款式設計系統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三維設計系統,如瑞士日內瓦大學和瑞士聯邦技術學院推出的一套三維款式設計系統和反映服裝穿著效果的動畫系統,能模擬服裝模特實際行走狀態,在服裝商品展示和促銷方面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新華,李豐.工業化成衣結構原理與制板[M]. 2007(02).
[2]王家馨 . 服裝CAD[M]. 2005(08).
[3]張玲,張輝,郭瑞良.服裝CAD板型設計[M]. 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