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戰軍
【摘 要】以“競賽驅動”促進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為切入點,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加強“雙師型”和服務社會能力的師資隊伍建設,改革現有的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的興趣性,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關鍵詞】競賽驅動;實踐教學;師資培養;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4-013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4.056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on Driven” Mod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Computer Majors)
YI Zhan-jun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Jiangxi 336000, China)
【Abstract】Taking “competition-driven” to promo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mputer major as an entry point,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nric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strengthen the “double-type” and the service of the social resources of the faculty, and reform the existing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terest of computer majors, and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
【Key words】Competition-driven; Practice teaching; Teacher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0 背景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產教融合目標是把高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實體,高校實踐教學環節是實現產教融合目標的核心教學過程。在計算機類專業的新工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尤其重要。而實踐教學易受到理論教學、師資、教學方法的影響,目前多數高校的計算機類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實踐教學內容新穎度不足,實踐教學內容往往根據理論教學內容來制定,因此教學內容,更新相對較慢,存在與市場應用脫節問題。
(2)實踐教學師資隊伍薄弱,高校教師受過工程訓練的“雙師型”教師很少,教師缺少真實工程項目開發的經驗,缺乏服務社會的能力。
(3)實踐教學方法與環節缺少創新,傳統教學方法被復制到實踐教學中,依然圍繞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 不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
1 “競賽驅動”在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上的作用
(1)科技競賽能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競賽驅動”能按照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中“實驗教學模塊、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模塊、能力拓展模塊、創新創業教育”等實踐教學內容要求, 將這些分散的實踐教學活動串聯起來形成體系。以”競賽驅動”為紐帶, 將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 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 重新優化整合實踐教學環節, 構建實踐教學和”競賽驅動”相融合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2)科技競賽能促進實踐教學內容市場化
實踐教學內容與科技競賽內容相融合,促進實踐教學內容的市場前瞻性改革,加快實踐教學內容與市場接軌的步伐。通過將科技競賽與實踐教學環節對接,以計算機學科的科技競賽內容促進實踐教學內容的更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更能貼近市場的需求,促進實踐教學內容與市場接軌,改革現有以理論教學為主設計的實踐教學內容,達到與市場的無縫對接,有效地提升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
(3)科技競賽提高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高校教師通過對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的指導,對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教師的工程項目實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競賽的指導工作中,指導教師必須把握市場最新技術的動態和方向,積極將真實的工程案例引入到科技競賽中來,從而提高指導教師的工程項目實踐能力;同時也可充分調動專業教師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高校教師通過對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的指導,使得高校與社會企業建立合作聯系,教師在實踐交流中深入企業調研,對社會人才培養工作及時做出調整,這是高校教師的主要職責,其實質是為了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提高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增強高校教師的社會服務責任感、社會認同感。
(4)科技競賽能改革現有實踐教學方法
“競賽驅動”關鍵是針對學生“個性化、團隊化”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競賽驅動”教學模式中需要改革現有的實踐教學方法,科技競賽有助于實現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深入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形式;“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實踐教學方法。
(5)科技競賽能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的興趣性,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計算機類的科技競賽內容多數是以創新作品形式展示的,強調團隊協作完成,當學生們成功完成了一個競賽項目后,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性,加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2 “競賽驅動”的實施過程
通過科技競賽達到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性,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與開發能力。用競賽項目答辯過程引發學生的表現欲望,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表示能力、學生的主動參與動力。我院構建“多層次、多維度、多方式”的競賽模式,在大一、大二學生中開展“創意表現類的競賽”,在大三、大四學生中開展“創意作品類的競賽”,學校的科技競賽由各院申報大學生能力建設項目完成,每次科技競賽前,我院組織全院70%以上的學生參加“院內選拔賽”、“學校選拔賽”,通過參加選拔賽,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進一步提高。選拔賽的選拔比例是按參賽人數的200%來進行的,然后,由大學生能力建設項目的負責教師組織相關方面的教師,對選拔出來的學生進行賽前培訓,最后選拔拔尖學生參加“省賽”、“國賽”;科技競賽的選擇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來進行,分別組織他們參加“軟件設計賽”、“數學建模賽”、“藍橋杯賽”、“挑戰杯賽”等國家級賽事和“江西省軟件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省信息技術大賽”、“省數學建?!薄ⅰ笆∷{橋杯賽”、“發現杯軟件設計大賽”等省級賽事。學生通過參賽過程能體會到獲勝的喜悅和失敗的壓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自主性,興趣性,達到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實現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研究和實踐證明,“競賽驅動”能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實踐教學內容市場化,提高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改革現有實踐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的興趣性,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經調查,積極參加科技競賽的學生相對于未參賽學生來說,參賽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豐富,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非常強。
【參考文獻】
[1]林洪芹.彰顯創新原動力,實現以學科競賽促進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山東紡織經濟,2018(01).
[2]劉偉.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高教學刊,2017(09).
[3]施瀅.融合科技競賽與創新訓練的獨立學院應用型工科實踐教學方式改革探索,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