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浩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學,安徽 亳州)
語文學科作為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語言學科,其教學質量和效率一直都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新課改之后,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不僅體現在提升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上,還應該體現在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上,只有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才能算是高效的教學。
在教育領域不斷改革發展的今天,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依然沒有根除,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難以轉變。雖然教學改革以后,教育部門要求教師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但是很多高中語文教師以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為借口,壓縮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時間,不考慮教學方法的效率性,導致高中語文課堂依然是以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形式為主。
很多高中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照本宣科,他們把教材和教案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講給學生,課堂教學內容沒有什么自己添加的,只是完全按照教材和教案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課,固然沒有什么錯誤,但是這樣的語文課堂缺乏新意,會讓學生感覺語文教學一板一眼,難以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教學效率也難有提升。
雖然語文學科的學習伴隨著每個學生的整個學習成長過程,但是很多師生都認為語文是所有學科中最簡單的一門,因為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接觸語文知識,用漢語與人交流,有學習語文的語言環境。因此,很多師生雖然知道高中語文學科的學習很重要,但是其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如英語、數學等其他學科,這也是導致高中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高中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能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的學習減輕負擔,所以尋找高效的教學方法是改善高中語文高耗低效問題最關鍵的一步。語文教師想找到高效的教學方法,需要先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認識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才是正確的教學方向。如今很多新興的教學方法都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為出發點所設計并提出的,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對這些與時俱進的新興教學方法進行深入了解,知道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率,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來嘗試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舉例來講,在教師給學生講高中必修一中的《荊軻刺秦王》這一課時,不一定非要按照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來讓學生讀課文、回答教學問題,語文教師完全可以把影視資源作為教學道具,借助信息技術來上好這堂閱讀課。語文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幾個版本不同的“荊軻刺秦王”的影視資料,其中有側重對荊軻這一人物描寫的,有側重對秦王進行描寫的,還有側重對事件進行描寫的。當學生觀看完所有版本的教學視頻資源之后,讓學生把看到的內容和教材內容進行對比,選擇與教材描寫最相近的視頻資料,并分析為什么這么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已經開始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了,教師再加以適當引導,可以讓這堂閱讀課的效率大大提升。
高中語文教師想要提升語文教學效率除了從教學方法入手之外,還需從教學內容入手。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缺乏創新元素,對課外知識的拓展比較少,只圍繞教材上現有的內容進行教學,難以滿足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要求。為了給高中生提供優質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創新,同時以學生興趣為主,選擇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來豐富語文課堂。比如,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曹操的《短歌行》這首詩的時候,一定會向學生介紹曹操的人物簡介,我們可以一改傳統的人物介紹方式,從曹操這一生中打過的敗仗“濮陽之戰”講起,講這場戰爭的過程、其在曹操的一生中起到的作用、對曹操之后的人生有什么影響等等,由這場戰爭引出對曹操這個人物的介紹,再到對短歌行這首詩的介紹。教師由一場戰爭作為背景介紹的開端,會讓學生感覺教師的背景知識介紹很新穎有趣,與照本宣科的背景知識介紹方式完全不同,這就是對語文教學內容的一種有效拓展,既能豐富高中生的知識儲備,又能讓高中語文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高耗低效的問題依然存在,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