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星
(河南省虞城縣春來高級中學,河南 虞城)
物理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一直是理科教學課程的重要科目,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世界、事物運轉規律的認識,提高學生思維的嚴密、科學性。高中階段是學生儲備物理知識、形成科學性思維的重要時期。然而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由于物理晦澀難懂,許多學生對于物理往往會產生恐懼、排斥甚至反感的心理,這不利于教師有效地展開專業教學。對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與教學經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地融入現代教學理念,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減少學生學習物理的距離感、恐懼感,引導學生發現學習物理的樂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傳統的教學課堂之中,教師往往自主地、從教師角度出發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教師常常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這導致了學生的需求得不到重視,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因而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不好,學生難以真正地掌握知識,只能機械地將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對此,教師應該注重轉變這種課堂模式,積極運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中心。“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水平,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注重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課堂活動,以使課堂能夠真正地調動學生的參與,促使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獲取知識、掌握物理概念。
例如,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設計一套物理試題以從學生的測試結果中了解學生基礎水平,并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研究如何開展后期的物理教學。教師應深入課本,結合學生基礎水平,從學生容易理解的切入點入手,引導學生一步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知識。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組,設置每組的組長,讓組長定期收集學生的學習疑問點、對教師的教學意見、對課堂活動的開展建議等教學反饋,教師應該積極分析學生的反饋,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制訂相應合理的更改、調整計劃,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充分地尊重學生,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現代教學理念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注重豐富課堂教學過程,增大課堂活動的吸引力,同時在形式多樣的各種實際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對比研究、分析等綜合思維能力與操作能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科學的探究習慣,形成開拓性思維,獲取豐富的物理知識技能。教師應該注重在形式豐富的教學環節中給予學生適時的指導,避免過多地干預學生行為,以促使學生能夠在自我發現、自我反思、自我糾錯中不斷完善物理知識,形成對物理信息深刻的記憶,教師應該積極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給學生提供合適的啟發指導。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為每組學生提供小車、各重量不同的砝碼、測力計、軌道等各種實驗器材,讓學生自行設計3~5組實驗,測算出小車在不同運行軌道、小車載重不同等狀態下摩擦力均為多少,有何變化,并引導學生記錄實驗數據,然后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教師可以讓各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小組實驗的數據及小組成員對問題分析的結果,其他學生及教師加以點評。這樣,通過學生直接的參與、教師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能夠有效地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探究性思維,教師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組織研究能力及整理、分析數據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
現代教學理念不僅僅對教師提出了組織課堂的要求,更對教師做出了不斷提高專業素質的要求,也就是教師要注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做到善用現代教學技術,以使物理課堂更形象生動。教師應該認識到現代教學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從宏觀世界深入微觀世界,綜合運用視頻、動畫、圖片、音頻等多種技術,調動學生的視聽知覺等感應能力,為學生呈現具體豐富的物理信息,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抽象、晦澀的物理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能力。
例如,在教學“行星的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演示行星運動的科幻性視頻,并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做必要的簡單記錄,視頻播放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從視頻中了解到什么,其他學生可進行補充,之后,教師再進行一次視頻的播放,并在必要時暫停加以詳細的講解,以便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掌握信息。通過這種視頻播放的多媒體應用形式,教師能夠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教師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現實生活中難以觀察或接觸到的物理現象,使學生領悟到物理的魅力,讓學生愛上物理知識的學習。
現代教學理念是教育部與教師不斷研究、探索的結果,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學習能力。然而,現代教學理念的運用并不是固定模式下進行的,教師應該深入分析自己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與教學基本情況,不斷實踐,對教學理念做出合理、適當的調整,以促使在物理課堂中將現代教學理念的優勢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