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琴
(山西省永濟市逸夫中學)
“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就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同樣,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課堂教學自然也會收效甚微。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事先科學的計劃和充足的準備是不可或缺的。教師事先的計劃與準備被稱之為教學設計。換言之,教學設計就是教師為了有條不紊、扎實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而精心設計的一份計劃。教師教學計劃的科學與否、合理與否以及有效與否,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效與否。鑒于教學計劃的重要性,教師必須要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計劃。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設計。
順利達成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事實上,課堂教學中形形色色的課堂教學活動都是為達成課堂教學目標而服務的。新課程倡導三維教學目標。基于此,在設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首先必須要依據教材教學內容,精準設置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然而,教師要以三維教學目標為核心,設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課堂教學活動。如此一來,教師在引領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課堂三維教學目標就會順其自然地達成。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在社會中成長”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首先根據教材內容確定了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即讓學生認識到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知道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圍繞這一教學目標,筆者又設計了探究活動——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這項教學活動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讓學生看教材P7圖片,結合圖片,說明學習用品、衣服或住房是怎樣產生的;第二部分,是讓學生閱讀教材P8相關鏈接“意大利洞穴專家的故事”,體味故事蘊含的道理。
由此可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中,教師必須要始終如一地以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為核心,讓三維教學目標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的指南針。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班級。個體之間的現實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對這些現實差異,如果教師采取一視同仁的方法設計教學過程,那么,教學的效果自然也會大相徑庭。為了提升教學的效益,教師必須要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實際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設計。換言之,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或活動的時候,必須要以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基礎。唯有以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基礎,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個性化教學設計。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網絡改變世界”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就以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基礎進行了教學設計。因為部分學生對網絡了解不多,所以筆者制作了一套精美實用的課件讓學生全方位、深層次地了解網絡。通過讓學生全面細致地了解網絡,進而為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奠定了基礎。
因為教師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所以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大幅提升。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多元的教學輔助手段。時下,教育行業正在逐步走向教育信息化時代。在教育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在緊扣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一定能夠大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竊以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在立足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輔助手段,讓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成為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推手。
比如說,在每節課中,教師都會恰如其分地使用課件展開教學。教學課件的使用能夠使得課堂教學過程更加形象逼真。此外,筆者也會恰當地使用實物投影儀、交互式一體機等教學輔助手段。
多元的教學手段不僅是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推手,還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托。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在深挖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三維教學目標,讓三維教學目標成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的指南針;教師要在正確面對學生現實差異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學生實際學情,讓學生實際學情成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的參照物;教師要在立足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恰當選擇多元教學手段,讓多元教學手段成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的助推器。
總而言之,教師要以三維教學目標為核心,以學生實際學情為參考,以多元教學手段為依托恰當地設計課堂教學,借此大幅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
[1]張明香.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探微[J].中學課程資源,2017(9):16-17.
[2]崔成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的思考:以《增強生命的韌性》一課為例[J].吉林教育,2017(3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