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姚瑤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伙中學,江蘇 揚州)
精讀和略讀都是閱讀的一種方式,但是兩種閱讀方式會有不同的方法和效果。精讀主要是指在閱讀文章時鉆研細致,一句一句地進行精心的研究,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同時提取有用的信息。略讀是指大致閱讀文章,主要是為了快速抓住全篇文章的主題和大綱,忽略文章當中的一些細節來快速地把握全文內容。精讀和略讀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對閱讀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可以只注重精讀而忽視略讀,同樣不能只重視略讀而忽略了精讀,初中語文閱讀需要做到兩者同時運用,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內容,遵循語文教學的原則和主旨。
精讀是以略讀為基礎進行的閱讀方式,精讀和略讀同樣重要,都是提高閱讀水平的有效方法,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占據重要地位。精讀和略讀可以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不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文章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學生課外閱讀是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略讀,沒有必要精準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而對于課堂上需要學習的書本當中的文章,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進行精讀,只有學生進行精讀才能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內容和主旨,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想要提高初中生閱讀的水平,不能僅僅將目光放在某一種閱讀方法上,注重其中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另一種方法,這樣只會本末倒置,語文閱讀能力提高需要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培養更好的閱讀習慣。
在素質教育不斷完善和普及的當下,精讀是指精準地進行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準確地把握全文的內容以及主旨,靈活掌控細節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內容以及邏輯順序、寫作方法等方面都要進行一定的思考。教師需要在教學時,向學生傳授一些關于精讀方法方面的知識,培養他們把握全文主旨的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的語文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例如,教師可以首先列出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提高閱讀的針對性。然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工具書,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運用工具書從中尋找需要的知識,了解文章的背景,解決文章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還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精讀不同于略讀,教師需要強調精讀的特點,指導學生先解決文字方面出現的問題,從整篇文章入手,然后再研究文章的各個段落,弄清每個段落之間的聯系,從而把握全文的重點,最終總結、歸納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學生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批注或記一些筆記,幫助對文章內容的記憶。
略讀不像精讀需要學生細致地進行閱讀,略讀只需要根據文章寫作的背景,快速推斷出文章的大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弄清文章的脈絡即可。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應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多做一些這方面的訓練,培養在閱讀中忽略次要內容的能力,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精髓。想要提高學生的略讀能力,同樣也需要加強學生的精讀能力,因為略讀是精讀的基礎,教師需要同時培養學生的這兩種閱讀能力,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其整體閱讀水平。中學生由于生理、心理都處于發育的階段,可塑性比較強,更容易接受外界事物,所以教師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也可以為學生指定一些文章或書籍,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尋找出文章能夠體現中心思想的句子,通過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自己利用工具書解決閱讀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教師在日常的講課過程當中也需要傳授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比如說提前看序文、提要、課文的自讀提示和目錄,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撰文的主要內容和主旨。學生在進行閱讀的同時,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積累,只有積累了大量的好詞、好句,才能夠提高語文水平。
綜上所述,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精讀和略讀的區別與作用,不斷加強學生自身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其文學素養,在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語文學習生活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