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平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周旺中心校,湖南 邵陽)
被譽為革命性思維工作的思維導圖,歸因于其圖文并茂、脈絡清晰的特征,在提升學生記憶力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思維導圖備受廣大師生的青睞,在各個學科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為了能夠更深、更透、更全地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學生需要對文章的主干進行完整梳理,而在梳理文章主干的時候,部分學生往往會覺得束手無策。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為了識記零零星星的文學常識,學生不得不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然而,部分學生雖然花費了不少時間與精力,但是識記文學常識的效果卻總是差強人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積累詞匯的時候猶如猴子掰玉米,詞匯積累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妙用思維導圖,很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為了更深、更透、更全地理解文章主旨,必須要學會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的主干。基于思維導圖脈絡清晰、圖文并茂的特征,學生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正好可以簡潔明了、一目了然地梳理文章的主干。在此過程中,思維導圖堪比是學生梳理文章主干的一把梳子。
那么,如何讓學生熟練運用思維導圖清晰梳理文章主干呢?顯而易見,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至關重要。事實上,部分課堂板書就是呈現文章主干的一張思維導圖。為此,初中語文在課前一定要在深挖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板書,而在課中,教師要循循善誘,引領學生梳理出“既定”的板書。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教師的層層點撥、循循善誘下,學生逐漸總結出了一張思維導圖,具體如下: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盼春—繪春—送春
在教師堅持不懈、日復一日的引領下,學生逐漸就會悟出一些巧妙運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主干的方法。尤為重要的是,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將這些方法運用到以后梳理文章主干的過程中。
面對初中語文教材中零零星星的文學常識,部分學生總是感到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其實,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這些文學常識貌似是零零星星的,實則不然。在這些文學常識之間,總是有著或多或少的一些聯系。如果學生能夠找準各種文學常識之間絲絲縷縷的聯系,那么,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實效性也就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當學生找準了各種文學常識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之后,他們就可以利用這種聯系繪制出一張清晰明了的思維導圖。利用這張思維導圖,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效率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舉例來說,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引領學生圍繞作者老舍梳理出了一系列文學常識。該思維導圖以老舍為核心詞,發散出了“小說家”“戲劇家”以及“人民藝術家”等一級關鍵詞。此外還發散出了《駱駝祥子》《龍須溝》《茶館》以及《老舍文集》等作品。
以此來看,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不正就是聯結零零星星文學常識的一條“紐帶”嗎?
豐富的詞匯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一直以來,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也就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因為學生積累詞匯的方法不夠得當,所以導致學生積累詞匯的結果始終不夠理想。
實踐證明,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知識,進而夯實學生的詞匯之基。思維導圖之所以能夠有如此作用,是因為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對各種詞匯進行歸類記憶。
例如,學生可以將“外貌”描寫作為核心關鍵詞,向外再發散出描寫“眼睛”“嘴巴”和“鼻子”等外貌細節的詞語。如描寫“眼睛”的詞語有:炯炯有神、目光呆滯、眼疾手快、眉清目秀、賊眉鼠眼、眼花繚亂以及目不暇接等。描寫“嘴巴”的詞語有:口齒伶俐、朱唇皓齒、櫻桃小嘴、血盆大口、嘴大唇厚以及丹唇外朗等。描寫“耳朵”的詞語有:兩耳垂肩、方臉大耳以及耳如元寶等。
由此可見,在引領學生夯實詞匯基礎的過程中,思維導圖不正好似一記“重錘”嗎?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逐漸學會脈絡清晰地梳理文章主干,據此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引領學生恰當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逐漸學會圖文并茂地識記文學常識,以此讓學生更好地識記文學常識;教師引領學生經常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逐漸實現扎實牢固地積累豐富詞匯,借此夯實學生的詞匯基礎。
總而言之,教師要在正視語文教學各種現實困境的前提下,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引領學生擺脫各種現實困境,進而卓有成效地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