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里岔鎮里岔小學 山東青島 266300)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那這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提高對課文內容的掌握程度,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的書面表達能力。讀和寫兩者互相結合,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口語以及書面表達能力,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將探究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練習的意義、特點以及教學策略,重點闡述了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及策略。
教師利用語文教材的閱讀能夠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幫助他們對語文知識進行鞏固以及掌握。通過寫作的練習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而閱讀訓練則能夠對語言的藝術進行理解并使知識得到掌握。寫作與閱讀之間有著關系但也有差異。在進行語文的閱讀教學時,寫作和閱讀如果能科學的結合在一起,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學生在閱讀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出現讀寫分離的情況。寫作以及閱讀是互相補充、互相推動、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加深寫作以及閱讀教學的相關關系,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些是當下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
寫作和閱讀的教學雖然過程不同,但是卻有著很大的關聯。寫作能夠深化閱讀的作用,而閱讀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寫作里包括了閱讀這一因素,閱讀里也同樣包含著寫作這一因素。在現如今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目的的不同,所以教學的側重點也會有所差別,不論是寫作還是閱讀,基礎的閱讀是教學中最主要的方式。只有學生對文章進行了解,對課本教材的內容掌握透徹了,才能夠深入了解教材中的寫作技巧,進行學習模仿,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寫作特征。利用學生對語言詞匯的理解,掌握文章能夠明確作者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這樣讀和寫就能夠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在平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對課本教材進行分段、分層地概括每一段段落的大概含義。教師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教材中所呈現的寫作技巧進行寫作,并且在學生進行寫作之前,能夠根據作文的提綱來有思路、有邏輯的完成文章。文章的段落之間要具有連貫性,但是每一段的層次要分明,具有邏輯性。
教師要重點教學學生教材中的寫作方法,并安排學生進行仿寫。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應該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能夠對作者的一些寫作技巧進行感悟。它的重點是讓閱讀的教學為小學生的作文做鋪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技巧進行引導,然后進行有目的、有選擇地仿寫文章。例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課時,當學生品讀完成后,教師可以首先總結文章中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如何寫一篇游記,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主要仿寫自己所經歷過的風景。另外,例如,教師在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這一課時,文章通過對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等的描寫,指導學生在感受人物精神品質的同時,學會如何去進行人物的描寫。可以安排學生完成一篇描寫媽媽的作文,主要描繪媽媽的平日里的動作、神情以及語言。
教師的課程需要聯系課文的內容,他們應該在安排小學語文完成讀后感的綜合性的訓練。教師主要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為基礎,幫助學生深入感受教材中的情感態度,總結文章的寫作手法,理解教材文章的表達方式。教師要盡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欲望,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鍛煉以及提高。這對于學生來說,進行課后讀后感的訓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教師在進行改寫訓練的時候,可以把教材作為基礎。這個訓練方式能夠讓學生豐富自己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創作思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夠激發學生對寫作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寫作方面的興趣。課文教材已經給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材料以及寫作技巧。因此,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就已經有了作文的內容,最重要的是這為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章,再利用想象的寫法,把一些說明文改寫成有趣的故事。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是個有效的訓練方式。
教師在進行語文讀寫能力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情景進行延伸,結合學生的想象,進行續寫教材的練習。例如,教師在教學《聶將軍和日本小姑娘》一課時能夠續寫40年后美穗子和她家人專程前來中國看望聶將軍的情景,寫一段人物的對話。再例如,在教學《夾竹桃》這一課時,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了作者的許多幻想,作者幻想它是地圖、是荇藻、是墨竹……教師可以利用圖文,在進行教學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這種想象的方法并進行續寫“你還幻想它是什么?”。正因為續寫教材的這一過程是學生直接參與的,這讓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感情傾入到自己的作文當中,這大大刺激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總之,語文的主要教學是對閱讀的教學。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從課文中尋找以及發掘豐富的資源、積累寫作技巧,利用豐富知識含量的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練習。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而科學合理的讀寫方式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