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六小學 吉林德惠 130300)
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要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學中適當的練寫訓練能夠凸顯學習語言這一中心,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的語言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如何把閱讀與寫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如何在此階段養成愛寫、想寫、樂寫的優良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就此問題,結合教學實際,淺談讀寫結合的幾種有效策略。
語文的教材都是按單元安排的,每個單元的主題是不同的,每一單元的課文在寫作方法上會有所差異。在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以本單元的課文為素材,引導學生領悟文中的真諦,把握文章的思路,學習文章的語言及寫作方法,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教材,還掌握了寫作方法和技巧,學生學會了寫作方法,自然也會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有意地去運用。在安排每個單元的讀寫練習時,圍繞本單元的主題去指導,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本單元的寫作方法寫出自己的習作。讀寫結合的內涵就是要在“讀中學寫”“讀后練寫”。這說明讀是寫的基礎,大量的閱讀對于寫作來說很重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寫好文章非常關鍵。可見,以單元為塊,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
語文教學要緊扣課文,把讀寫結合的基礎知識落實在課文中。抓好結合點:
教師應當提倡學生在讀書的時候摘抄一些比較好的詞語,并要求學生背誦,有意識地設計寫作情景,讓學生進行遣詞造句練習。結合情感的積累才易于被內化。因此閱讀教學是促進語言材料內化途徑。課文講完以后,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朗讀或背誦,釋放情感,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并把好詞、段,積累下來,日積月累,厚積薄發,詞匯豐富了,寫出的文章也就充實了。
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中的優美句式,設置仿寫練習題,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把“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寫訓練中獲得一定的知識,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如《貓》第一自然段,,先用一句話概括“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接著從貓的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分述,實際上就是用了總—分的寫法。我分析完段落,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了解段落結構特點后,我又組織學生觀察兔子,指導學生仿照這樣的結構特點進行寫段的訓練。之后,我又擴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運用此法去寫任何一種他們喜歡的小動物,把小動物的外形、性格、特點等寫具體。
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 最深的語句,讀讀、想想、畫畫、演演,運用多種感觀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律,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哪些語句,文章為什麼這樣命題?這樣開頭、結尾?課文寫了什么?怎樣寫?這樣寫好在哪里?你知道為什么這樣寫?所有的這些讓學生自己體味出來。
課文常因表述的需要而對某些內容有所省略或進行概括描寫。補白,通常是針對文本的這些空白點或生發點,引導學生依據課文情節內容,結合生活體驗,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豐富,合理地補上課文言語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讓學生填補這些空白處,既能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又能使他們全面把握內容,批文,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師要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寫。
盡管小學語文課文是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但畢竟篇數有限,學生從中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閱讀面是狹窄的。這樣就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寫作水平的發揮和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好課本中的課文的閱讀,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擴大其閱讀量。
郭沫若先生主張“多讀名著”,其原因是名著里的內容豐富、深刻,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兒童作品可以稱為是作文的典范,因為這些文章在立意、構思、語言等方面都很有創意。詩歌、寓言、漫畫等這些作品里面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創新元素,對觸發學生的靈感有很大的益處。每當學生閱讀完,都會受到啟迪,在構思上、語言上會有所感悟、有所熏陶。堅持長期閱讀就會有豐厚的積累,學生才能在寫作的時候,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們轉化為自己寫作的素材,寫作能力也得到不斷提升。比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課前,我讓學生先了解三國的形成、鼎立、衰敗過程,了解曹操、諸葛亮、周瑜、魯肅的為人特點。課上同學們熱情高漲,把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知人知天,曹操用兵多疑,魯肅為人誠信,周瑜嫉賢妒能的性格特點分析的非常透徹。課后不少同學又捧起了《三國演義》,全班掀起了"三國熱"。之后趁熱打鐵練寫讀后感收到很好的效果。
讀與寫的結合,要有機結合,切不可分割開來。讀是寫的基礎,而寫則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表達方法。這樣,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必須有效地設計寫的訓練,不能為寫而寫。在閱讀課上,寫的訓練有好多種,續寫、補白、改寫、擴寫等,只要行之有效,好多形式都可以用。
語文閱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每一個文學作品的體會都是基于讀者自身的理解、經歷、觀點感悟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策略時,要促進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在閱讀中,學生應根據自己的親自理解體會而不是教師強加的意愿,從而更好地對文章有自己的理解體會,這樣在自己的寫作中才能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只有讓“讀”與“練”結合,在課堂中做到以讀為本,讀練相融,才能讓學生真正積累語言,感悟內化語言,遷移運用語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文素養才能全面提高,我們的閱讀教學才真正扎實有效。總之,讀寫結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我們應該結合自己的語文課堂深入思考,用心琢磨,爭取讓“讀寫”的結合達到最高境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