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卉
(江蘇省泰興市實驗初中,江蘇 泰興)
高效課堂是指在有限的時間、資源和精力投入下,學生能夠學得更多,掌握得更深,真正有所掌握和提高。這一目標也是所有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但在實踐教學中的效果還有待提高,教學改革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對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想要使課堂教學的效果最優化,學生在課前的自主預習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對于新課的學習來說,學生在對文章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下,教師在課程的開始需要進行更多的介紹,如學生在課前進行了自主預習,那么就能對文章的相關信息和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找出本課學習的難點,在課堂上將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教師在授課時也會找到側重點,這樣能夠大大節省課堂時間,使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用在刀刃上”。如對于《背影》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作者為什么一直抓住“父親”的背影來描寫這一問題難以理解。在課堂上,學生提出的這類問題較多,因此,教師就可以將教學側重于對文章的深入解析上,讓學生了解“父親”的背影代表著他潦倒的半生和心酸不易,更代表著對“兒子”的愛[1]。這樣一來,甚至可以將原本需要兩個課時講授的內容縮短到一個課時,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鍛煉和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今,學生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模式是當前的主流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給他們更多展現自我的空間。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不能代替學生來解決,而是要讓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來解決。但學生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文章內涵深刻,難以挖掘,此時合作學習的模式才是高效解決問題、構建高效課堂的有利教學手段。如在教學《變色龍》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奧楚蔑洛夫擁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他為什么如此善變?這一人物塑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對于這類較為深刻的問題,需要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和探究。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集思廣益,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和結論的印象,相對于教師講解式的教學模式來說,學生能學到更多、掌握更多,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學習與合作能力,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落到了實處[3]。
初中學生正處在學習知識的關鍵階段,強烈的學習需求使得教材中的內容已經無法使他們獲得滿足,教師還需擴充課堂教學的容量,使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效益不斷提高,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目標。將豐富的課外內容帶入課堂中離不開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支持。如今,多媒體已經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獲得了廣泛應用,且發揮了獨特的優勢,這一優秀的輔助教學設備應被教師充分利用,用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如在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相應的影視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這樣一來,無需教師多講,學生就可以帶著對影視劇中人物的了解來理解文章了,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即使再新穎、有效、精彩的教學,如學生不能參與其中,或根本不感興趣,那么也是無法達成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的。因此,教師還需采取一些趣味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或全身心地參與其中。這需要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類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排練、在課上演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錢塘湖春行》一詩時,可以在課堂上組織開展一次古詩詞競賽,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依次說出有關景物描寫的詩句。在教學《荒島余生》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流落荒島,只可以帶三樣東西,讓他們選擇自己要帶的東西并說明理由[4]。這樣的教學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個環節中,只要學生產生了參與的意識和動力,高效課堂的構建便不再是問題了。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探索。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學生高效學習、教師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更是教育改革對我們每個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可以將各種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整合利用,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達成課程改革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