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毅雯
(甘肅省慶陽市慶陽六中,甘肅 慶陽)
本文從學生缺乏數學學習興趣的原因入手,就如何促進高中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提出了幾點自己的見解。
在高中教學中,數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卻有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不知道要如何去學習數學,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引起的。首先,就是數學基礎較差。對于數學學習來說,它是一門循序漸進的學科,數學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基礎非常重要。因此,一些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信心,其學習興趣也就淡了。其次,很多學生并不知道要如何去學習數學,對于數學的學習往往只是局限于數學課堂時間,而在課外時間很少對數學進行研究,也不能及時地完成作業,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這也是不能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良好興趣的一個原因。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針對這些原因,不斷地加強對高中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
加強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就要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真諦的了解,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什么。對于高中數學來說,隨著年級的增加,數學難度、抽象性也會增加,但是數學并不是通過死記硬背就可以學好的,數學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多問為什么,真正弄明白所學數學知識的含義,只有真正明白每個公式的意義,數學學習才不會那么困難。
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興趣,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而人的求知欲望除了自身認知的需求外,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好奇心。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時,可以通過對古代印度太子“西拉謨”鼓勵軍棋發明者這一故事的講述,以故事作為索引,當學生聽得如癡如醉時,言歸正傳,把學生欣然帶進“興趣化學習”之中。這種設置懸念的方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學生能積極思考,知識的接受由被動轉化為主動。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著很強的抽象性,如果單純地依靠老師的講解,學生很難對這些抽象的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直觀教具與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的運用,使得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化、具體化,使得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從而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角平分線的性質時,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折紙,然后進行觀察與測量,進而發現有哪些相等的線段,總結出角平分線的性質。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的結果印象深刻,對于知識的記憶也更加牢固。
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該運用到生活之中。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數學教學的開展就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數學知識去發掘新的知識,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