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江
(遼寧省丹東市青少年宮,遼寧 丹東)
國家教委明確指出,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然而,搞了幾十年的應試教育,轉軌談何容易。傳統教育的弊端是忽視科學技術,過分依賴對理論的記憶,給書面和復述的表達方式以特殊的地位。但有史以來,只有以新的或與眾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和行動的人,才能取得進步。世界的發展更是靠創造,而墨守成規將是一個民族走向衰亡的開始。第四屆科技代表大會明確提出科技興國的戰略,科技、實踐、創新應是時代教育的主題。我們的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應特別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主要是以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活動為核心,因為這項活動的宗旨、內容、形式以及組織,處處都能體現出對孩子創造精神的培養和創造能力的開發。
在頭腦奧林匹克活動中我始終貫徹學生的“主體性、體驗式、活動化”的學習方式,注重發揚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開發學生的潛能。在活動中強調學生自行調查、自行選題、自行解題、自行設計、自行制作、自行試驗、自行改進、自行總結、自行提高、自行完善。追求“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活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決杜絕外部協助。堅持學生自主參與、互補合作、自由發展的原則,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自己思考構建方案、自己動手實施方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獲得不同的成功機會,使學生在互動中學,在互助中學的過程中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增長。同時這些活動的組織,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促進其學力、才能和個性的發展,還培養了學生敢于拼搏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我從事小學科技活動三十幾年了,從最初懵懵懂懂的新兵到今天的老兵。年紀雖然大了,但心依然年輕、快樂。快樂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快樂也伴隨著我的成長。活動的內容從最初的各種模型、小制作、小發明等活動發展到后來的旨在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的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讓我和孩子們的心越貼越近。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豐富的形式,能讓學生體會科學活動的多樣性,從而增加科技活動的趣味性,也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
“讓我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讓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讓我用我的創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變得更美好!”每年,在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時,所有參賽隊員都必須在組委會主席的帶領下,舉起右手,用上述誓言宣誓,這個誓言高度概括了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的宗旨。開展頭腦奧林匹克活動以來,根據學生的情況,我把頭腦奧林匹克活動分為兩個階段:(1)走近“頭腦奧林匹克”;(2)走進“頭腦奧林匹克”。
走近“頭腦奧林匹克”即引導學生了解頭腦奧林匹克活動,從頭腦奧林匹克的誓言入手,讓學生了解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的宗旨及內容。活動是學生所喜愛的學習形式。組織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正是為了引導學生愉快地參與,使他們在自由、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科學問題。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長期題和即興題。長期題是由組委會發出給各隊,隊員比賽前在一定時間內準備。即興題是學生在沒有任何外部協助情況下,現場解答組委會提出的問題,根據解答問題創意評分。長期題則是根據解題裝置、解題效果和解題風格來評分。其他還包括隊籍標志、隊員協作等評判。
從學生剛開始接觸頭腦奧林匹克活動,我就利用孩子來科技班上課的時間,讓學生了解頭腦奧林匹克活動,我們科技班的名字就叫做“OM”班。
走進“頭腦奧林匹克”則是通過“OM”班上課及每年組隊參加“頭腦奧林匹克”競賽,引導學生真正了解“頭腦奧林匹克”。學生在常規教育活動中,一般是以接受正確的知識為主,思維方法容易墨守成規: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之間,采用點對點的直線思維方法,即問題→答案。而頭腦奧林匹克鼓勵擴散思維,在問題與答案之間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的長期題包含豐富的內涵,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結果,每個答案都是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法又可以完全不同。學生可以創造出各種合理的方案;從動腦設計、動手制作到動口表演,每個環節都面對新的問題,從而探求新的方法和答案,這無疑是常規教學活動無法突破的。
頭腦奧林匹克活動通過動腦、動手和動口相結合,培養學生突破常規思維、開創新的思維方式。
頭腦奧林匹克活動這種多樣的形式,可以彌補常規教學的不足;也已經成為學生樂于參與的一種活動課程。當聽到充滿稚氣和快樂的“OM老師好!”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當看到孩子們快樂地走進活動時,依依不舍地離開時,當一張張獎狀在活動室展現時,我是快樂的,因為孩子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