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人民路小學 山東菏澤 274900)
數學學科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在現代化發展背景下如果仍然堅持傳統教學,教師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單線化的傳授,作為被動接受者的學生不僅會出現逆反心理,對數學出現抵觸或者是厭惡的情緒。數學學科能夠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單一化的教學僅僅關注學生數學理論知識的培養,這樣不僅會降低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不利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能力的培養。而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解決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因而教師就需要對其教學重點和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需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給予更多的關注。
1.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始接受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教育,再次是所培養起來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發展方向和思維方式。但是當前在教學中,學生們對其學習的目的并不夠了解,這是由于教師在教學當中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在單一的教學方式當中并不能夠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而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進行培養,不僅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小學生們在思維方面還有無限的空間,教師需要采取正確的方式對其進行鼓勵和引導,這樣能使他們的創新和發散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2.有利于促進師生知識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生對教師存在畏懼心理,這是由于教師經常處于一板一眼的教學狀態當中,在嚴肅認真和不茍言笑的狀態之下,學生對于教師的恐懼感會陡然增加。在此種心理情緒的主導之下,學生們的注意力不僅不能夠得到集中,在課堂當中也不能夠對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和觀點進行表達。而在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站在指導者和引導者的立場上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兩者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的基礎之上,師生交流會處于一個較好的環境和氛圍當中。在此種良好互動的狀態之下,學生們對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夠確保學習效率。
1.設置課堂教學練習,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談教學練習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當即檢測,此種檢測能夠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進行了解。教師在對教學練習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當然需要確保其練習的知識與課本所學相一致。在課堂教學練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技巧和數學興趣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比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十以內的數字列出讓學生們進行除法計算,5和2.6和4.7和3等這些十以內有余數的除法,讓學生們進行計算。在學生對十以內有余數除法熟練掌握之后,教師可以將其難度擴大到一百以內,由教師或者是學生任意找出兩個數字進行相除。過程當中,學生們的除法運算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在不斷運算和練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相應得到培養。
2.創設教學情境,豐富課堂形式
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關,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問題解決當中,既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也是對學生數學能力和實踐性能力的培養。而情境教學的創設,則能夠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這樣不僅符合小學生對具體事物更加容易接受和探索的心理發展,也能夠使其學會對問題進行轉化。教師在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時,需要對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考察,在此基礎上與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這樣能夠使學生們在思想上減少對數學的畏懼心理。比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們所熟悉的暖壺壺蓋兒和冰激凌作為模型來進行表面積計算的教學。這樣不僅與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和認知相一致,也能夠通過此種實際生活中所能夠接觸到物品的使用,調動學生們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動手制作圓柱和圓錐模型,在制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對其進行分拆,通過直觀化的操作,能夠使學生們認識到表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式。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夠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3.組建學習興趣小組,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每個班級當中的學生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了解,在對學生們的性格和學習情況有一定掌握的基礎上對學生們進行分組。根據所學習內容的不同,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當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某一個問題或者是觀點進行分析和探討。比如在學習《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計算以及繪制方式進行回顧,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方式探究怎樣將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進行結合,對結合過程當中比較有效的方式進行探討。最后由每個小組派出一位成員,對其所探索出來的方式進行匯總報告。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們在討論當中了解到更加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也能夠對其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合作解決。因而組建學習興趣小組,能夠使學生們取得更加明顯的進步。
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個方面開展。教師需要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關注學生們的個體化差異、個人學習興趣以及認知發展水平。在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問題解決過程當中。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數學學習的能力,也能夠使學生們學會對數學問題進行轉化。因而教師就需要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問題解決的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也更加符合現代化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要求。
[1]趙登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5(04):182.
[2]高蕾.淺談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460.
[3]龐惠琳.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課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