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 吉林長春 130000)
對學生進行審美認知、審美運用以及相關藝術修養能力的培養是當前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成長階段中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而美術課程教學就是充分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提高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潛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將從當前小學生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入手,并闡述提高小學生在美術課堂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為相關教育者提供經驗價值參考。
在當前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美術等藝術修養方面,使學生在美的認知上不斷完善與成熟,對學生的成長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美術課堂教育中,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體系等仍然在廣大學校中存在,嚴重影響著小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其中體現出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許多美術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不能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在教學實踐中不能較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新興教學設備等;其二,教學內容多以理論知識為主,難以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課堂顯得沉悶枯燥;除上述之外,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還缺乏建立健全的教學體系、評估系統;這些種種因素,嚴重制約著學生對美術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因此,必須對小學生美術課堂進行創新發展。
1.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教師的綜合素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這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其一,學生對于課程的喜好在很大成程度上源于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專業能力;其二,教師本身所具備的各方面能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作為美術課程的授課教師,應當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互動和課外實踐,竭盡全力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再有,教師應當不斷促其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將教育新課標改革以及自身實踐經驗總結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自身博學、高涵養等人格魅力影響學生,進而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2.注重課堂上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教師不僅是知識文化的傳輸者,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先導者,因此,教師便肩負著對學生知識文化的傳授以及綜合能力培養的重任。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通過課堂自主繪畫練習、結合方法指導以及領悟式繪畫創作等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動手,細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并記錄下來,充分發揮自身對美的認識以及美的創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結合社會實際,將想象轉化為圖畫,激發自己美術的潛能;同時,這也有利于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增強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3.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評估系統
不管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步入社會參與工作,評估都是對客觀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這是提高學習效率、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及時糾正錯誤、彌補不足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小學生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師育人的功能,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評價。值得強調的是,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指導建議作為評估的重點內容,對學生在課堂中創新能力的表現給予充分的鼓勵與支持;同時,要采用素質鑒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除了重點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將思想素質、平時成績、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語等信息綜合評估。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密切關注學生學習興趣以及生活經驗方式,基于此,將知識文化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將知識學習與情感興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此種情況下便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新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促進學生適應現代化發展需求并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美術課程的教學,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增進師生和諧關系構建的重要途徑。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思維較為活躍、個性鮮明強烈的特點,因此,通過教師轉變一定的教學理念,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加之以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定能夠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1]徐佳.淺談新課改小學美術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東西南北:教育,2017(1):00266-00266.
[2]孫傳云.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區教學,2010(2):111-112.
[3]陳美香.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交給兒童開啟美術之門的金鑰匙[J].菏澤學院學報,2014(s1):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