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陜西咸陽 712000)
1.在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梯度上要使學生便于接受
新課標倡導“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怎樣實施呢?我想在課堂設計教學內容時適當降低梯度坡度,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把知識加工、內化。如在新課的引入練習中,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引新,新中有舊,為學生探索新知、遷移轉化作好各方面的準備。
2.課堂提問的問題要適應于多數學生的基礎知識
學生學習成績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上課比較好動,有的自卑感強,教師上課總是提問成績突出的學生。因此,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多數不喜歡舉手發言,也沒有機會讓他們發言,時間長了,他們對上課的內容毫無興趣,我行我素,成為課堂學習的陪客。所以,在教學時應該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主動參與回答,從而激起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讓好動的學生集中思維于學習探求上;讓自卑的學生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心。當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回答正確時,及時鼓勵和表揚他們,當他們回答不對時,也要加以肯定,使他們能鼓起勇氣繼續主動學習。
3.教師在課堂巡視輔導中要關心全體學生
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依賴性比較強,教師在引導之初要讓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感到學有靠山。因此,課堂練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要有目的地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不批評做得不對的學生,還要進行當面輔導,這也是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當堂掌握新課標知識的好時機。
4.課堂練習設計要為多數學生著想,盡量減輕學生負擔
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練習設計應是階梯形的。在新課的鞏固練習中要注意練習的坡度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形式要多樣化。如基本練習、變式練習、混合練習等。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層次,并不是一次性劃分成好、中、差,而是根據當堂的反饋情況,彈性劃分,不要預設過多,應該注重課堂的生成并善于因勢利導。首先,要求全班學生完成基礎練習,然后逐步提升、加難,讓成績好的學生先踏上一步,完成提升加難后的練習,再教那些不會做的學生,教師也利用這個時間集中精力個別輔導未聽懂課的學生。這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順利完成基礎作業。變式題不會做也不要緊,聽完講評再做,不會感到有很重負擔。
1.教師在指導課前預習時要給學生以自信
初中的知識量越來越大,要求學生更多地進行理解、聯系與思考,而非單純死記硬背。如何為思考留出更多的空間呢?依靠預習。通過預習,可以發現新課中的難點,等老師講到時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節課的基本內容,快速跟上老師的思路,胸有成竹地回答老師的提問,從而保持積極的聽課狀態。如果堅持預習,聽課效果就好,作業做得就快。所以預習是形成良性循環的一種重要手段。
課前預習的布置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會怎么預習,我認為應采取由扶著走到放開手的方法:一開始每次給出預習提綱,并作必要提示、指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一讀、想一想,然后逐步過渡到只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去圈圈點點。這樣,通過預習,學生對新授課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師在授新課時可以開門見山,直奔中心,提高效率。
2.作業輔導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增加激勵機制
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要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及時矯正是促進其進步的有效措施。在批改作業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優先,精批細改,并及時要他們訂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常常會逃避訂正。教師不得不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督促,去批評教育。結果是師生雙方都很累,而且會產生負面效應。為此,應改變訂正方法,實行訂正獎勵制。作業、試卷訂正正確了,在“學生班級德育量化考核”方面加分。這樣,作業輔導與激勵機制雙管齊下,調動學生訂正積極性。
3.教師要充分利用集體力量給予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
教師要經常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談心,多做調查,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給每一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學習的小檔案,為每一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組成學習互助小組,互相幫助。
4.教師應多組織與數學有關的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班級內可以開展各種與數學有關的活動,如利用每間課室后面墻的黑板報介紹中外數學家,出一些趣味數學題,數學小故事會等等,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參與到多姿多彩的活動中逐漸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即使是數學競賽也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評獎,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中排出名次,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品嘗一下獲獎的滋味。組織數學社團,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了解課本外的數學天地,熏陶專業的數學素養。
1.挖掘全體學生的數學潛能
自信,是成功的起點,失去信心,必然導致失敗。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堅定意志。挖掘數學的學習潛能。全力以赴,堅定學生的意志;知難而進,磨礪學生的意志;戰勝惰性,提升學生的意志;苦中作樂,優化學生的意志。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學習的初期,是學習過程的最危險期,此時受挫逃避,就危險了。
2.調整全體學生的數學心態
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知識和智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的競爭。心態決定著學生的成敗,為學生營造積極心態,摒棄不良心態,科學預防焦慮和數學畏難心理。一邊適應老師的要求,一邊把握自我,戰勝自我,在合奏的前提下靈活處理好獨奏,面對數學的挑戰,面對解題的繁難,面對競爭的壓力,面對多變的情緒,只有迎難而上,才能激活思維。
3.培養全體學生學會反思
課堂中的小結試著讓學生完成,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數學思想方法,收獲與困惑等等。應當把每一次練習當成鞏固知識,訓練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機會。練習題是做不完的,關鍵在于打好基礎,學會總結,尋找規律,一通百通,大徹大悟。
總之,要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好壞對整個班的成績都有影響,怎樣才能使他們由“厭學”變為“樂學”,是每一位數學教師落實新課標時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新課程改革并不是要放棄這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是要讓他們更好地獲得數學知識,學得更輕松,更靈活。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不辱我們數學教師肩負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