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大興鄉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000)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48、49頁《整理與復習》。
小學數學學科的“整理與復習”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學習形式。本節的“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回顧整理前三個單元學習內容及框架的過程,加深學生對這三個單元知識的理解。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本節“整理與復習”內容重點回顧整理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很多的“整理與復習”課例只達到了鞏固所學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卻沒有達成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下面我們來共同分享一個教學案例,一同思索存在的問題。
師:同學們,小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就共同整理第一單元的內容,看一看小數還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教師板書課題: 整理與復習
教師課件出示:我學到了什么
師:下面請同學們將課前整理好的知識網絡圖與小組同學進行分享。將你們每個小組總結出的重點知識有條理的展示給大家。
生:我們組小數和分數可以互化……
師:還有用圖形等其它方法整理的嗎?可以展示給大家。(生展示)
教師課件出示: 我的成長足跡
師:同學們,我們在本單元學習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通過努力都迎刃而解,這就是大家成長的過程,誰愿意與大家分享自己成長的足跡。
生:我先把小數看成幾元幾角幾分,再與數位順序表相對應就好理解了。
師:大家的方法真的很豐富,太有想象力了!只有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才是科學的方法。
教師課件出示: 我提出的問題
師:本單元的學習中,大家還有哪些沒有解決問題?讓我們共同來完成。
生:小數的位數真的是無限的嗎?有沒有什么數不能用小數表示呢?
教師引導學生將解決不了的知識存在問題銀行里。
教師課件出示: 我的數學日記
師:請你結合前面的數學學習寫一篇數學日記。
本單元重在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和對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學習,學生通過活動,使本單元的知識系統化,有條理地串連起來。但學生對知識點的解讀太單一,有的問題學生只展示了其中一種方法,所以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以上的教學片斷是我們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可以說對本單元的知識梳理得有條有理,總結也井然有序。但靜下心來想一想,似乎是缺少點什么亮點?我的理解是學生學的知識過于死板,整理的知識都是按照教科書的知識結構來完成的,缺少生活中的活力。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一門學科,脫離了生活實踐也就失去了意義。
我們在整理與復習課中要讓學生融合現實模型。所以反思這個教學片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在整理與復習課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1.在課前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課前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整理重點知識的網絡圖,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系統的復習,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通過復習重現了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但那只是存在于書本中的知識,并沒有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所以可以這樣來設計。
例如:引導學生找到生活中的小數,找到一張購物的小票。讓學生在課堂中把這張小票展示在板前,告訴同學這里的單價3.21元表示的是什么,里面的2和3是怎樣的關系,并介紹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的,它的數位是?這樣就將一節書本上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活了起來,還可以進行課堂的拓展與生成。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效開展課前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尋找數學問題,才能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解決數學問題,也就是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2.情境教學中應用意識的培養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并不能把所有知識都在課前活動中準備齊全,還要有一大部分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中生成,這樣我們就要運用好情境教學。
例如:在復習小數的加減計算時,我們可以把抽象的數字具體化,鍛煉學生的思維力和培養應用意識。例如:3.39元加2.16元這樣的計算題,既然在課堂中生成了購物小票,我們就創設一個情境利用小票,把購買的商品總價計算出來,并核對小票的總價是否相符,這也就是將抽象乏味的小數加減法,應用到生活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還可以在班級中找到小數,直接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中動手解決問題。既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又可以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3.課后活動中應用意識的培養
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結束后,學生掌握了方法,懂得了“數學知識有用,要用數學知識”的觀念,可以激發學生到生活中去找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布置學生到超市逛一逛,發現哪些商品打了特價,便宜了多少元?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可以測量自己的體重和身高。例如:“1.52米和45.2千克”和家人的體重與身高相差多少? 學生只有養成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問題,才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觀念,才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總之,小學數學應用的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研討的過程,不是幾節課就能達到的,要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慢慢滲透其中。我們要通過課前活動、課中的情境創設以及課后的活動中讓學生活躍起來,才能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用數學的目光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