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薇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江蘇 泰州)
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在教授學生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時,也能重點培養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其影響到高中生以后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應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明確和分析課堂的教學目標,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在掌握專業技能與知識時,不斷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關注學生學科成績的同時,對基礎性教育的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對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及目標。顧名思義,專業的課程中所包含的核心素養是依據學科專業特點,在不斷發展整體素養前提下應具備的。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素養涉及方面較廣,主要包括計算思維和信息意識,同時也包括數字化的學習和信息技術發達的社會背景下應有的責任。無論個性層面,還是共性層面,都應該依靠學科的核心素養,對教學目標進行系統性的分析,鼓勵學生形成好的習慣,從而提高課程的整體質量[1]。
信息意識具有特定概念,主要是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能否對信息的價值進行科學的判斷。如果學生具備信息意識,這就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的問題,對信息變化進行感知,從而進一步尋找相應方法,取得信息,并進行處理。在這一過程中,信息的內容準確與否,信息的來源可靠與否,都是不能缺失的判斷對象,同時要分析和考慮這些因素對信息造成的影響,從而提出相關思路和依據,同時解答相應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學生應該通過和其他學生分享信息,將信息作用和價值發揮到最大。
在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中,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將學生的實際生活案例聯系到課堂中,使實際問題與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教師應該以學生身邊的信息為主要載體,對學生自身信息的意識進行不斷的深化。例如,教師在講解“信息及特征”這一節課時,應該借助身邊的實際案例,使學生全面地理解鈴聲傳達的信息是上下課,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面部的表情感知到學生是否在認真地聽課等。當學生能夠理解信息在實際生活中時,自然而然的就具備相應的信息意識,從而對自身的核心素養進行了培養[2]。
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不能忽視了學生的計算思維,計算思維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至關重要。其引領學生依靠計算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專業的科學為導向和基礎。計算思維有廣義的含義,是學科強調的解決問題中包含自動化、算法實現、數據建模等內容。
現階段,信息技術已經普遍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因此,要求學生具備計算思維。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普遍特點進行情境的創設,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從而使自身的計算思維不斷地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視頻和動畫信息的加工時,可以為學生準備一段視頻,從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分析物體運動的變化規律和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使學生進行自主的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進一步實現計算思維的拓展和訓練。
數字化學習是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數字化工具和資源的選擇和評估,從而對學習資源和過程進行管理,并合理有效地應用到問題的處理中,從而快速地完成學習,實現數字化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想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的能力,就要求教師應將在線學習的系統和微課帶入學生的學習中,從而為學生營造數字化學習氛圍和環境。要想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師要創新教學的方式,不斷地提升教學的質量[3]。
總之,學生在學習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時,并不能一蹴而就。學生在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知識時,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具備相應的核心素養。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創新能力、數字化學習、信息意識以及信息社會的責任感,從而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同感,進而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