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 吳文娟
創建主體的認識對于藝術特色學校的創建起著重要的作用,主體意識的淺薄實際上就是沒有徹底地認清何為特色學校,這也很容易錯誤地理解為學校特色。學校特色以及特色學校的不同應該從特色學校的基本內涵之中予以區分。特色學校的創建是一個逐步發展長期形成的過程,它是在深入執行教育方針,貫徹教育實踐活動當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全局性、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的特點,并且還能夠培養出獨具特色的人才來。特色學校的建設須要通盤考慮,全面布局。然而,學校特色只能是局部性的,個別化的項目所具有的特色,這兩者是具有本質區別的。特色學校即具有全局性的特點又具有獨特性的特點,因此,特色學校的建設本身需要長期的過程,它也是在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學校特色只具有自己學校的獨特性。相對缺乏整體與全面性,因此,只有全面徹底認清特色學校以及學校特色這兩方面的內涵之后,才能夠讓學校的領導者立足于大局,放開眼界,明確目標,創建出符合本校發展的辦學理念,進而對特色學校才能夠做出相對比較科學、有效、細膩的規劃與發展,與此同時,這樣的認識也隨之成為精準的分辨出特色學校與學校特色的本質區別所在。
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告訴我們,在大自然之中,一切物體都可以自成系統,而且還能夠一起形成一定的系統。所以,關于特色學校的建設我們可以視其為一個系統方面的建設,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老師就曾經這樣表述系統的,他說“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和或者是相互依賴的若干個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相應功能的有機集體。”由此可見,動態性和整體性是系統最重要的兩個特點。在系統內,不同的因子都在不停地運動著、融合著、協作著,這也是其動態性的具體體現,并且它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的。整體性強調的是系統之內的各個因子不可以單獨游離于系統之外,倘若離開了系統這一整體,那么它便會失去整體要素所呈現出的一些特定的功能、行為以及特性。所以說,特色學校的建設之中不同要素都應該遵循系統論這兩個整體性和動態性的特點,并且這些要素都能夠合理、科學的發揮出自身的積極作用,這樣團結合作的整體才能夠把整個特色學校的建設成效發揮到極致。隨著藝術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與發展,由此所帶來的一些實踐與反思還可以進一步地用于指導實踐,長時間下去,特色學校才能夠得以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
學校進行自我宣傳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獲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筆者認為在其管轄范圍內,學校應該擴大對藝術特色學校進行積極的推廣,提升區域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總的來講,推廣藝術特色學校,目前有兩種思路,一是對某所學校進行具體經驗方面的推廣,二是對某種學校特色精神方面的推廣。
在經驗推廣方面,筆者認為應該是將藝術特色學校推廣為地區式的藝術特色教育,也就是將其轄區內其中某所學校已經在創建藝術特色學校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績以及相關的創建形式進行全方位的推廣,借助于榜樣示范的作用,推廣到本區域的藝術特色教育之中。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推廣并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需要再次研究與再次創新的過程。例如,上海市閘北區教育主管部門就對閘北第八中學的“成功教育”實行了研究與推廣相結合的研究模式。
藝術特色學校的創新推廣主要是指在同一區域內形成形式多樣的特色教育,這種推廣強調的是推廣探索辦學規律,強調的是發揚創新精神和科學的態度方法。藝術特色學校的推廣,需要對藝術特色進行深入地發掘,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校的藝術創新精神,拓寬學校發展的思路。
另外,教育主管部門還需要針對藝術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的成功案例,制定和頒發各種特色學校指導綱領性文件。按時舉辦以藝術特色學校創建為主題的校長論壇,通過聘請專家、學者針對“創建藝術特色學校”舉行專項研討會,并在探討會上做出藝術特色學校創建方面的學術報告。積極開展藝術特色學校規劃課題的申報工作,以此提升廣大師生對于此項工作的認識程度。筆者相信,通過教育主管部門這一系列的措施,能夠突顯出藝術特色學校辦學的個性,也能夠豐富學校的辦學手段,如此一來,打造地區式特色教育品牌,應該會在各個學校內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
在整個學校的教學方面上來講,追求整體性的教育再平衡,藝術特色教育并不是只針對某一部分學生進行美術特色式的教育培養,而是通過相應的課程使全體學生都能夠進一步接受到美的鑒賞教育,感受美的自然魅力。所以,藝術特色學校的創建可以視其為高中藝術教育發展道路上的新航標。
[1]高洪源.如何創辦特色學校,中小學管理,2000年第4期.
[2]李保強.試論特色學校建設[J].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