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本文闡釋了飛行教學的獨特性,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對飛行學員的心理特征進行論述,進而提出后進學員的心理培養辦法。
飛行教學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主要是飛行技能;第二個方面主要是飛行階段。
1.飛行技能
飛行技能主要指的是飛行學員通過自身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形成的思維與動作形式,其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狹義的技能,主要指的是飛行技能在初級水平上,另一方面是廣義的技能,其主要是在相應的理論知識前提條件下,飛行技能的掌握已經達到了熟練的水平。
2.飛行階段
飛行階段主要是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認知定向的階段、動作聯系的階段以及動作完善的階段。
首先,就認知定向的階段而言,在動作初期的階段,大腦應該對飛行技能的形成進行初步的感知,之后不斷的進行控制與調節,進而進行定向,在這個階段學習的時候,飛行學員的心理通常都是處在緊張的情況下,進而導致動作失誤的情況。例如,飛行學員在初級階段學習的時候,在飛行的時候,通常會出現不協調的情況。
其次,就動作聯系的階段而言,其是中級的階段,應該對飛行的動作進行練習,進而在腦海中出現清晰的圖像,并且能夠與腦海的相關組織進行密切的相連,在這個階段的飛行練習過程中,視覺方面的依賴會不斷的減弱,并且對肌肉進行控制的作用也在不斷的提升,進而展現出獨特性的功能,并且飛行學員之間的動作干擾得到減少,其心理方面的緊張感也會不斷的減少。例如,在飛行練習的過程中,飛行學員在進行動作練習的過程中,不靠視覺也可以完成動作。
最后,就動作完善的階段而言,在飛行學員對飛行動作進行相應掌握之后,應該通過反復性的練習進行鞏固,這樣飛行學員的腦海中便會形成銜接性的動作程序,并且可以根據動作的順序展現出連鎖性的反應,這也是其飛行技能進行完善的階段。例如,飛行學員在相應的學習之間,應該重視其著陸的情況,但是其他的飛行動作也能夠準確性的完成。在這個階段,飛行學員應該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歸納與總結,并且不斷的對其進行完善。
飛行學員的心理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主要是直覺思維;第二個方面主要是求同思維;第三個方面主要是立體思維。
1.直覺思維
這樣的飛行學員具備比較強的可塑性,并且其思維的發散性比較強,具備思路開闊以及好奇心比較強的特征,但是這樣的思維在對飛行技能進行掌握上并不穩定。
2.求同思維
這樣的飛行學員具備直線性的思維,其主要是對理論知識進行繼承,具備非常強的理性,并且其存在著較強的懶惰性,在獨立進行問題解決的上也比較弱,所以這樣的飛行學員具備比較弱的學習能力。
3.立體思維
立體思維主要指的是求同存異性思維,具備很大程度上的靈活性以及獨創性,具備這樣思維的飛行學員較少,但是,能夠通過相應的辦法進行后天的培養。
在飛行教學的過程中,后進學員的心理培養辦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主要是示范講解;第二個方面主要是訓練比賽;第三個方面主要是合作學習。
1.示范講解
飛行教員的示范性講解主要在飛行技能產生與鞏固的時候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可以讓后進學員們的動作更加的具備準確性以及規范性,飛行教員能夠使用口語進行講解,也能夠使用文字或者是圖紙的辦法進行講解。飛行教員應該告訴學員進行飛行技能學習的目的,并且提出如何實現學習的目標,這樣能夠讓后進學員在飛行技能學習之前在心里面形成明確性的概念。例如,后進學員沒有辦法完成動作的時候,飛行教學應該進行口頭性的講解,講解怎樣完成動作,也能夠進行親自的示范,這樣可以讓后進學員對飛行學習的辦法進行全面的理解。
2.訓練比賽
訓練比賽的辦法能夠使得后進學員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得到激發,并且對后進學員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因為后進學員心理方面的懶惰性,導致了后進學員在飛行學習上存在著效率比較低以及進度比較慢的情況出現,使用訓練比賽的辦法能夠讓后進學員之間進行學習,并且在最大的限度上對后進學員的潛在能力進行充分的挖掘。例如,能夠進行個人賽、小組賽等,也能夠進行游戲性的比賽。
3.合作學習
對現代的飛行人員來說,合作認知使其基礎的素養,在飛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強調對飛行學員合作認知的培養,尤其是在現階段的飛行任務中,多數都是使用多機組隊的辦法進行,很少出現單機完成的情況,這就強調飛行學員之間的團結協作,進而保證任務能夠順利的完成。例如,應該將飛行學員分成小組,并且把小組當做單位,在飛行教學的指導之下,飛行教員與飛行學員之間,小組之間,經過互動的方式提升飛行教學的成效,進而對后進學員的團結認知進行有效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心理學的視角下,后進學員在飛行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對飛行學院的心理情況進行充分的以及正確的掌握,并且使用較為靈活的辦法,一方面能夠讓后進學員對于學習的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提升飛行學員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也能夠對飛行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有效的保障,進而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飛行人員。
[1]鄧蘭花.心理學效應在三維目標教學中的應用——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學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08):13-15.
[2]崔芷君,謝冬嬋,匡謹,申洋洋,范炤,郭永玉.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心理學實驗教學資源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3):194-198.
[3]張博,王婷婷.PBL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實施與思考——以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為例[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01):92-96.
[4]黃希庭,陳紅.點燃心靈:心理學研究與教學的契合——黃希庭教授專訪[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4(01):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