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 吉林長春 130000)
學生經歷不同的“學習過程”將影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獲得不同的學習結果。教師在備一節課的時候應該思考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學生學習這節課的作用是什么,這節課對學生的發展價值有哪些影響?二是要體現這一發展價值,需要選擇哪些內容作為學習內容,創設怎樣的情境進行教學?三是教師將選用哪些教學策略,才能有效落實這些內容,彰顯學科價值?
“精準”一詞被經常被用于各項活動,比如“精準營銷”、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精準扶貧”及醫學界的“精準醫療”等。“精準教學”,是基于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而提出的,它主張學習即操作條件作用,以流暢度(Fluency)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發展的指標,現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精準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目前我國 “關于加強高校體育課程精準性教學的研究”“基于大數據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精準關注的實驗研究”等,其中以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基于其“智慧課堂”而提出的“信息技術支持的高效知識教學:激發精淮教學的活力”最具代表性。[1]
1.精準的了解學情
在精準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信息技術的力量起著重要作用。對于學生學情準確把握 ,班級學生差異化的提前預知、課堂與線上個性化教學的結合,尤其是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果做出及時的精確判斷,都需要信息技術提供的大數據支持。所以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是為了構建科學的、透明的、可變化的及時評價系統,便于教師客觀、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設計提供有力依據。
2.設定精準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過程的方向又是有效教學的證據”。“沒有清晰的目標就不可能有效地評估;沒有有效性形成評估就不可能保證科學的高質量的教學。”[2]
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讀懂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明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此基礎上去抓住教學的本質,進而設定精準的教學目標。
比如“百分數的認識”一課,以聯系的觀點,溝通百分數與除法、比、分數之間的聯系,把握“倍數關系”這一本質;
比如“乘法分配律”一課,依托買服裝、座位、長方形面積三種素材的問題解決,學生經歷從現實到抽象的過程,感受“數學模型”存在的普遍性。
3.開展精準的教學活動
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發揮目標的導向功能,抓住教學內容的本質,讓學生的學習“極清淺,極深刻”。這就要求我們始終要以實現精準目標為核心,減少教學的隨意性,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要從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轉換成以“目標的實現”為主線上來,設計以學生為主體能激發學生深度思考的教學活動,要從考慮“知識的講授”轉變為考慮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來。
4.進行精準的教學評價
要提高教學目標達成的效果,就要設計基于目標的精準教學評價。教師在認真回答“我們要引導學生去哪兒”的同時,還應該能清晰判斷“學生是否已到達目的地了”,也即教師要把“學生學會了什么”作為評價課堂“精準”的主要證據。[3]
史寧中教授將數學的核心素養解讀為: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1.數學意識養數感
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數學思維的發展,數感的建立則有利于形成科學的直覺。數學意識和數感反映了一個人的數學素養水平。具備良好數學意識和數感的人具有對數有敏銳的感受力,能夠有意識地用數學知識去觀察、解釋和表現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分析數據特征和表述空間形式,并善于將數學問題從生活中抽象出來。
2.問題意識培創新
發展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有“問題意識”。以知識為基礎,以問題為驅動,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特色。我們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比如陳玉華老師執教的“毫升與升的認識”,在課前設計了問題情境游泳課結束后,如果每個學生要滴4滴眼藥水,50人一個班,需要帶幾瓶眼藥水?真實的問題情境,調動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在動手操作和驗證的過程中,感悟了毫升與升這兩個數學概念。
再比如深圳丁偉老師執教的“展開與折疊”一課,通過大問題:正方體有幾種展開圖?引領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經歷猜想與驗證、直觀與抽象、操作與推理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基本經驗。
教師應通過精準備課,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本質,感悟數學的思想方法,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形成核心素養。
[1]梁美鳳.精準教學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6
[2]崔允漷.追問“學生學會了什么”——兼論三維目標[J].教育研究.2013.7
[3]練至高.教學設計視野下課堂“精準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