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長沙 410006)
當模塊教學成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主流組織形式,出現了“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有些課堂“重技能學習,輕體能練習”,也有些課堂“重體能練習,輕技能學習”,最終導致兩種后果:第一: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提高;第二:學生的興趣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如何兼顧兩者之間的關系,成為高中體育與健康模塊教學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模塊教學的組織形式下,探尋高中的學校體育做出特色與實效兼顧,它的課程設置與教學人員如何配備,群體活動如何開展等問題。
訪談法:通過對10名中學體育高級教師,3名分管體育的中學副校長,關于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發展,組織形式,課程設置,群體或動等方面進行訪談,并整理訪談資料得出研究結果。
問卷調查法:對125名高中體育一線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率100%,通過問卷,了解調查體育教師所在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相關情況,并吸取其精華,對其優點進行整合。
1.課程特色
筆者通過對問卷的整合得到既能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又能發展學生,尊重學生的方法。
充分體現辦學特色:以人為本、兼容并蓄、發展個性的宗旨,結合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理念,從尊重學生的興趣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運動項目為載體,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真正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除每年教育部規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之外每個學生每學期必測50米、立定跳、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并達到我校制定的測試標準,強調課程的基礎性、實用性、社會性,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系統地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積極參與運動實踐,從而形成學生興趣——愛好——專長——習慣的發展趨勢,使學生走出校門前有適合自己的1—2門體育項目愛好與技能,為終身體育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形成體能+素質+興趣特長的課程特色。
通過三年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以下的目標:
(1)提高參與意識
(2)發展運動技能,提高自我鍛煉能力
(3)提高健康水平
(4)促進心理水平的發展
運動過程中具有勇敢、頑強、果斷、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質。能與同伴和諧相處,尊重他人,遵守比賽規則服從裁判,具有協作配合意識,體現良好的團隊精神。
2.課程設置
根據學校教學場地設施及教學人員的專業狀況,對課程進行設置,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發展,學校也應當選拔相對應專項的體育教師。筆者所在學校開設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術八個項目。高中三年的六個學期體育課中把田徑、武術操或健美操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必修模塊,再任意選修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可重復選修。概括起來第一部分為必修內容:田徑、武術操、健康教育主題;第二部分為選修內容;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術,學生根據興趣需要可重選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3.課程組織形式與課時安排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中發現,有一所學校的組織方法可以借鑒,他們打破傳統的行政分班,施行大班按項目分班授課的組織形式,如“六變九”,六個行政班變成九個模塊項目班,學生按要求選擇好相應的班,一學期一換。即籃球兩個班、乒乓球兩個班、排球、足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各一個班共九個項目班。
項目與課時安排:
第一學期:田 徑、武術操及五步拳(必修)
第二學期至第六學期
籃 球(選修):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兩個籃球選修班共4*2*2*3==48節課
排 球(選修):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排球選修班共4*2*3==24節課
足 球(選修):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足球選修班共4*2*3==24節課
乒乓球(首選):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兩個乒乓球選修班共4*2*2*3==48節課
羽毛球(選修):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羽毛球選修班共4*2*3==24節課
武 術(首選):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武術選修班共4*2*3==24節課
健美操(選修):
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健美操選修班共4*2*3==24節課
學生模塊得分=體能30%+技能60%+出勤情況10%
體能包括:1000米(男)、800米(女)、50米、立定跳遠。
4.群體活動與課程的配合
“四大節三體驗”是我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抓手。每學年第一學期將舉辦體育節、藝術節,第二學期將舉辦科技節、社團節;不同學年開展軍訓、學農、學工的社會實踐體驗活動。在9月的最后兩天舉辦全校師生共參與的田徑運動會,在開幕式上既展現了師生們的多才多藝,在田徑場上又體現了師生們凝聚向上的拼搏精神。
群體方面,課間操要求全員到位,平時根據長沙市大課間活動的整體要求安排校園自編操、校園圓舞曲、武術操、特色操等活動,但最終能發展學生體能的練習手段還是跑操;還有我校的課外體鍛,年級落實每周兩次的跑操活動,并在每年的春季組織高一年級的春季馬路賽跑,這也是我校多年堅持形成的特色,并結合各項球類運動的開展,如三人制籃球、五人制足球、男女混合排球、棒球等,師生共同參與,這種方式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陶冶情操,增進師生情誼。
高中體質健康規劃不能忽視對學生體能的發展,應使體能與技能密切結合,這樣才能最大地發揮模塊教學的功效,隨著我國對體育的越來越重視,我們應該整合、優化體育課程,真正做好在生命視域下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長效機制,從而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服務,為終身體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