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松江鎮實驗小學 湖南衡陽 421133)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換言之,如果小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他們的學習效果一般不會太差,相反,如果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那么他們的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也就是說只有小學生真正對學習感興趣,發自心底的熱愛學習,才能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掌握相應的知識,習得對應的能力,長大后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學習興趣說白了就是一種學習傾向,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學習興趣和學習傾向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傾向越明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越高,當然這種學習傾向也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和學生的情感和意志緊密相聯的,例如有的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就會喜歡關于語文的一切:愛寫作文,愛朗讀等等,而有的學生其實并不是對學科知識感興趣,是被教師的個人所散發的魅力所吸引,還有的學生是為了自己的未來發展而對某樣知識和技能感興趣。
小學生對世界保持了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十分感興趣,但每個孩子由于性格等因素,所感興趣的事物又會有所差異,持續時間也有長有短,總的來說,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廣泛性和持續性等特點。有的孩子性格較為開朗,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興趣,對事物充滿了探索的欲望,而有的孩子興趣就相對于狹隘一點,僅僅局限與某一方面比如說閱讀和寫作,從興趣的持續性這一角度來分析,學生的興趣也分為長久持續性興趣和短期興趣,有的孩子雖然興趣廣泛,但是對所有事物保持興趣的時間都不長,說得夸張一點,就是只有三秒鐘熱情,這種興趣對學生的發展和未來的影響都微乎其微,因此,小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長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持之以恒,深入系統的了解新知識,習得新能力。
從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教師在進行小教學時,不能盲目的選擇教學內容,要讓教學內容變得有價值,有價值的內容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學生能從所學習的內容里有所收獲,能對他未來的成長產生正面影響,因此,小學老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選擇最有價值且最能被學生接受的內容進行教學,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理解到位,不會產生過大的學習壓力,有繼續學習的愿望和動機。
1.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
對于小學生來說,自控意識還較弱,做一切事情都是從興趣出發,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積極主動去參與其中,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即使家長和老師強迫去做,效果也差強人意。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選擇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組織教學,通過做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
2.選擇與學生緊密相關的內容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內容與生活的聯系程度呈正相關,簡而言之,與學生生活關聯較為緊密的學習內容,能夠輕易的被學生掌握,而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則很難被學生所理解。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于抽象而遙遠的知識無法進行深入的理解,他們容易理解的是和他們相關的直觀可感的內容,越是簡單熟悉的教學內容,越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因而,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教授《畫楊桃》這一課時,可以將楊桃擺在課桌上,讓學生一一進行近距離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中心思想,讓學生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如果把整個課堂比作一場盛宴,那么導入就是餐前的開胃小菜,只有胃口打開了,才能品嘗后面的美食佳肴,同理,在小學教學課堂中只有導入充分合理,引人入勝,學生才有繼續學習的愿望和動力,因此如何在導入階段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合理的導入既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進一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課堂教學[1]。
不管什么學科,講授新知識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該階段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掌握知識,也因此,新授階段在整個教學環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學課教學也不例外,因而小學教師在這一階段要尤其重視對學生的興趣培養,竭盡所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利用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掌握新知識和能力以及正確的思維方式,在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前提下,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和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方式的傳統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眾所周知,練習是鞏固知識和能力的最佳方式,在學習中,如果學生不多加練習,學生學到的知識可能轉瞬即忘,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知識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勤于練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知識轉變為技能,終身受益,然而小學課堂中的練習往往是單調,乏味又枯燥不已的,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教師要盡可能的設計更多高質量,多樣化,趣味化的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練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要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習慣,就必須在綜合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選擇恰當的方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最終達到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目的。
[1]劇飛顯.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具體做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