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巴加
(甘南日報社,甘肅 甘南 747000)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進入互聯網時代。與此同時,新媒體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當前,互聯網成為主要的信息發布渠道、溝通交流平臺,以紙媒為代表的傳統信息產業日漸式微,這種形勢對于廣大新聞工作者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聞工作者要快速適應新媒體環境,必須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
新聞報道講究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結果、影響,具有單一性和刻板性。新聞工作者嚴格按照順序記錄事件,各個要素之間具有很強的聯系,邏輯關系緊密。但這樣的新聞往往也缺乏趣味性,難以引起讀者的興趣。尤其在新媒體環境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進入新媒體的門檻大大降低,增加了新聞工作者的競爭壓力,原有的新聞寫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受眾全新的閱讀需求。新聞工作者應該舍棄傳統理念,培養新的思維方式,創作出更好的新聞。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下,電視、報紙等占據主流地位。專業的新聞工作者對于新聞有很大的話語權和控制力。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自媒體時代到來,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大大降低了新聞發布和傳播的門檻,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發布和傳播新聞。新聞生產和傳播不再被任何的傳播載體壟斷,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也不再掌握絕對的新聞控制權,新聞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對于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媒介素養指的是理解、分析信息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技巧、能力。其實除了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之外,廣大的新媒體用戶同樣需要增強自身的媒介素養。尤其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對于他們的媒介素養教育顯得更加重要。目前,媒介素養教育已經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主要是為了培養受眾形成對信息的批判性思維。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下,新聞編輯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受傳播方式的影響,受眾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新聞編輯事先已決定了新聞報道題材和報道重點。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自媒體蓬勃發展,受眾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受到了沖擊。與此同時,自媒體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失去了新聞應有的客觀性、真實性,甚至出現了一些負面新聞,嚴重影響了社會的正常秩序。所以,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非常重要。媒體從業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保障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新聞編輯對于新聞價值的判斷直接影響新聞報道質量。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發布者和傳播者,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就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快速獲取信息,還要準確判斷新聞價值,在海量的信息中憑借自身的新聞敏感挖掘最有價值的新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人都可以參與新聞的發布與傳播過程。受眾通過各種平臺轉發、評論新聞,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新聞傳播得更遠、更快,就必須從受眾的實際新聞需求出發,及時關注新聞熱點,編輯更符合受眾需求的新聞,以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我國的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承擔了重要的社會責任。在每一次重大事件中,新聞工作者總是沖在最前面,及時為群眾帶來更真實、更有價值的一手資訊。身為新聞人,應該具備專業的新聞采編素養和技能,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新聞編輯還應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對新聞事件有整體的把握和深入的了解,撰寫出高質量的新聞報道。
新媒體的出現是新聞傳播的一大進步,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和感染力。基于互聯網技術,新媒體用戶可以及時溝通交流,進一步擴大了新聞的傳播范圍,強化了新聞傳播效果。這對新聞發布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有撰寫新聞的能力,還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引導受眾,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新媒體的準入門檻不斷降低,虛假新聞、謠言等大肆闖入公眾視野,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在新媒體環境下,規范相關新聞編輯的行為變得愈發困難,提升新媒體編輯的職業道德素養迫在眉睫。國家應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和行業道德規范,鼓勵新媒體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認識到自身肩負的責任。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便快捷,自媒體信息爆炸式增長,給新聞編輯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新聞編輯需要在海量信息中篩選出真實、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編輯輸出。同時,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還要多次修改、反復確認,保證新聞稿件的邏輯合理、內容積極向上。除此之外,還需要思考新聞內容與所在欄目之間的契合度。在新媒體環境中,新聞編輯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專業素養,以適應發展需求。
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新”。所以,在撰寫新聞稿件的過程中,新聞編輯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更加便捷,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提升創新能力有助于增強新聞編輯的行業競爭優勢。編輯人員可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新聞編輯中融入自己的創新性想法,引起受眾的興趣,讓新聞報道獲得更高的閱讀量。
新媒體時代,媒體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新媒體人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身作則,在努力提升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傳播社會主流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了解受眾的需求,具備較強的受眾意識,為受眾傳遞正能量,為促進新聞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1]李新國.基于哈貝馬斯交往理論的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4,12(5):120-123.
[2]王沈華.思想品德課提高學生媒介素養的思考與探索[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3):97-100.
[3]蔡志剛.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媒介素養之研究[J].今傳媒,2016(10):141-142.
[4]劉宇赤.新媒體時代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A].道應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C]. 20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