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君
(駐馬店日報社,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尤其是作為地方政府喉舌的地市級黨報,其輿論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等在不斷下降,此外地市級黨報的發行量、廣告收入、受眾群體范圍等也都遠遠落后于新媒體。這些都是黨報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瓶頸。但是,矛盾是相互對立、相互統一的,新媒體的發展既為黨報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機遇。
從“新媒體”概念提出到現在,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效融合的意見,并將其認定為新聞媒體優化升級的根本路徑。這就要求地市級黨報在繼續發揮喉舌作用的同時,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深化媒體融合,推進地市級黨報升級轉型,進而實現報業經濟事業的持續發展。因此,地市級黨報要把握好機遇,在結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前提條件下實現升級轉型。[1]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將從技術方面、人才方面、新聞內容方面、特色品牌方面以及文化傳承方面闡述地市級黨報的突圍路徑,以期為有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希望傳統媒體能突破瓶頸。
在新媒體時代,多樣化的信息載體和網絡渠道使信息的發布、傳播呈現多樣化、快速化的特點,同時與傳統的紙媒有所不同,新媒體允許普通受眾參與信息討論和表述自己的觀點,體現平等性,這些新媒體呈現出來的優勢是傳統紙媒不具備的。地方黨報要借助新媒體技術,打造網媒與紙媒體的合作平臺,拓寬新聞受眾面,提高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比如,傳統的紙媒當中通常有一些社會調查和投票的相關內容,黨報可以充分利用當下時興的網絡平臺來邀請更多的群眾參與,這樣一方面可以比較直觀地得到調查的實況和結論,另一方面拓寬了受眾范圍,有助于增強黨報的影響力。
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受眾獲取的信息逐漸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新媒體造成的淺閱讀方式導致許多人呼吁像黨報這樣具有權威性的媒介,能夠深入調查報道,從而給受眾提供更加權威可信的報道。面對當前新媒體信息呈現出的發展趨勢,權威性較高的地市級黨報應當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做“深”新聞,增強內容的思想性和感染力。《三門峽日報》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可以借鑒。《三門峽日報》在2011年針對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這些重大題材推出了多篇引導力、影響力很強的報道。比如在題為“為黨旗添光彩”的系列專題中,每篇報道為讀者講述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旨在引導和激發更多黨員和普通讀者的激情,激勵崗位建功,從自己身邊的事做起。由于生動、感人、親切,引起了廣大受眾的情感共鳴,提升了黨報的輿論引導力。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黨報要適應受眾對信息獲取的個性化、即時性和互動性的需求,朝著傳播終端移動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形成即時互動平臺,促進傳統新聞制作流程的再造,從而產生更強的擴張力量。[2]同時,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地方黨報要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與時俱進,實現報網融合。在這方面,黨報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實現報紙與互聯網的真正互動、報紙與互聯網的融合,不斷創新傳播渠道,努力提高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和輿論引導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受新媒體的影響,地市級黨報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發展,必須加強優秀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養高素質的全媒體型人才。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疏通各類人才互相流動的平臺;要構建開放式引才機制,多方面吸收、引進先進人才,著力壯大高層次創新人才規模,作為媒體應該積極與高校聯合實行定向培養,有目的地改造、培訓、整合現有隊伍;要完善繼續教育制度,更新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其操作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優化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的素質結構,培養出有思想、有溫度、符合主流媒體需要的全媒型人才。相信通過新聞人才隊伍的建設,能夠使地市級黨報在新媒體的猛烈沖擊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內在品質,進一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增加新聞報道的魅力,延長報業的生命。
當前,新媒體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倘若要在眾多的新媒體中取得優勢地位,就必須打造具有知名度的品牌。[3]基于此,地市級黨報必須強化品牌意識,不斷提升報社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此,地方黨報首先要不斷優化升級新聞排版,提升自身品牌的內外價值。其次要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強化精品意識,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為此,要求每位采編人員繃緊創優質稿件的弦,力爭將每條標題、每篇稿件、每幅圖片、每個版面都當成精品來做,按照新聞評獎的要求下大功夫;報社要建立專門的考評部門,對每天的版面、圖片、稿件和標題打分、評判和講評。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地方黨報要做到傳承突圍,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
所謂傳承突圍,對黨報而言,就是在保留其原有政治色彩濃厚的報道內容之外,對報紙的信息量進行擴充,加大對符合新聞專業主義、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的報道。[4]作為地市級黨報,在新媒體發展潮流中,要充分發揮地方黨委和政府喉舌的作用,積極發揮其政治宣傳作用,不斷加強媒介自身的新聞專業主義實踐,使其成為一份政治價值與新聞價值雙全的大眾報刊。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受到空前沖擊。面對挑戰,地方黨報要認清傳媒業面臨的深刻變化,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基礎上出謀劃策、踐行活動,才能在媒體轉型升級期有所作為,把握時代發展的機遇,才能為“中國夢”偉大歷史使命的實現營造良好的氛圍。
[1]諶利.新媒體時代黨報媒體的發展思路研究[J].視聽,2016(1):104-105.
[2]丁柏銓.四論黨報改革——淺探自媒體時代黨報如何有所作為[J].新聞愛好者,2013(8):4-7.
[3]宋立芳.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突圍之路探析[J].新聞采編,2016(6):42-43.
[4]王義.新媒體背景下地市黨報發展研究[J].中國報業,2016(23):52-53.
[5]張月.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的突圍之道[J].傳媒評論,2016(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