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第六中學 陳紫麗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曾說:“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學習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那么怎樣才能在歷史教學中既能顧及各類學生的差異,又能使每個學生各得其所,各展所長地得到發展呢?我認為實施分層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在歷史教學中大膽嘗試分層教學法,尤其是進行有層次,有側重的學案的編寫。我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了探究與反思。
在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歷史的時間短,容量大,要掌握好的確有一定困難,加上傳統觀念、師資問題和初、高中教材的編寫體例、容量、廣度等也不盡相同,造成初、高中歷史教學難以銜接,從高一開始,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知識能力水平就有一定的差異。這種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的差異性,具體就表現為層次性。緊迫性是指依據學校年級的分班編制,有理科班和文科班,文科班分兩個層次:普通班、藝術班。出于提高會考成績和高考成績的需要,在高中三年實施歷史學科分層學案編寫,可以不同層次的提高各類不同學生的成績,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助推他們成材。
首先,針對不同類型的班級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理科生教學要滿足學業水平測試的需要,減輕高考的壓力,能輕裝上陣備高考;文科生要滿足高考的需要,其中尖子生側重于拓展廣度,提升高度,加快進度,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挖掘出學生個性的、有創造性的見解和觀點,在優化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普通生側重于落實“雙基”,講練結合,少講多練,以練促學﹑強化技能。藝術生重在抓實課本知識,重點難點內容要反復講,反復練,達到熟練自動化,使大部分學生能做好低檔題。
其次,是把教學目標融入學案的編寫中。學案是課堂授課的依托,制作科學合理的分層學案是實施課堂分層授課的關鍵。我們制作分層學案的原則是“多元一體”。“多元一體”是指學案形式上只有一個,總體目標一致,但一個學案之中隱含了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多種要求,做到統籌兼顧,整體推進。下面,我將會結合具體的案例,闡述我是怎樣制作分層學案,進行分層授課的。
我們編寫的歷史學案分為兩種即新授課案和復習訓練案。
理科生:
1.理科生的新授課案的編寫按照學業水平會考的要求將教材的知識點進行單元內的體系整合。
新授課案模式:
(1)教材助讀與知識梳理:以專題為主整合知識點,要求學生記憶。
(2)當堂檢測:采納選擇題型,數量15-18道。
(3)教學反思:由老師講解檢測題并及時反饋不足。
2.理科生的復習訓練案即是專題突破訓練案是采取下列模式。
文科生:針對藝術生,普通生和尖子生在學案的編寫中有側重和不同要求。
1.文科生的新授課案。
一學習目標和重難點:要求統一。
二預習案:藝術生的同學完成預習學案中“教材助讀與知識梳理(填空)”,“預習自測”的內容;普通班、重點班的同學在完成預習案的教材助讀與知識梳理(填空)和預習自測時,要找出有疑問的地方,寫在學案相應的地方,由教師解釋疑難。在教學中“我的知識結構圖”的內容是重點班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演或展示投影;普通班,藝術班的同學由老師黑板上板演,同學在學案上修補。
三探究案:藝術生的同學完成探究1題,普通生、尖子生完成全部探究題要全員參與,組內探究互補。在課堂檢測環節中:藝術生的同學完成選擇題6-8道,普通班完成選擇題和材料題的1-2問,重點生要求全寫,要達到知識固化和提升。
2.文科生的復習訓練案以單元專題為主進行強化訓練。
(1)學習目標:是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并結合高考的考點進行歸納,要求統一。
(2)訓練案:由12道選擇題和兩道材料解析題組成,是在近三年高考題和模擬題中篩選而成。題是由易到難,有梯度選擇。藝術生的同學完成10道選擇題和一道解析題;普通生完成12道選擇題和一道解析題,可以選做;尖子生要求全寫,必做。
1.實施分層學案的編寫,要務必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兼顧全體,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到是有一定的難度,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2.在實施分層學案的編寫和教學中,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保護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分層次教學客觀上把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層次,雖然這種層次不是通常所說的等次,但只要分出不同類屬,就難免會引起學生的敏感,這就要求我們在施行分層次教學過程中格外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任課老師要做到心中有區別,但學案中不明確標示。學生的自尊受到保護,切實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獲得成功和愉快的情感體驗。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不斷地去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與文化素養,不斷地去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認真細致地進行學案的編寫,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一定會實現它應有的價值,煥發出應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