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中心幼兒園 卓葉嬌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垃圾分類是人類文明程度提高的一個重要體現,這對于垃圾的處理和回收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在我國垃圾分類教育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幼兒在幼兒園里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能夠讓他們樹立環保意識,從而幫助其監督、督促自己和成年人進行垃圾分類,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垃圾分類環保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應當以幼兒園為主陣地,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提升其思想上對于環保的意識。在主題確立之后,可以采用分級教學的方式,使幼兒在了解垃圾的來源、數量和種類危害的過程當中,能夠意識到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然后增強對于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識,在日常活動當中,學會如何保護環境。
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重點在于:幼兒能否對廢舊物品進行分類這一方面,并且要求幼兒能夠掌握一些分類的標志。教學的難點問題在于:廢舊物品再分類的基礎之上,如何分辨哪些可以循環利用,哪些不可以循環利用。所以,應當結合幼兒的實際接受情況來確定目標,不宜過高,只要幼兒能夠了解簡單的垃圾分類即可。比如說一些可回收垃圾當中,包括報紙、紙盒、易拉罐等,而不可回收垃圾當中,包括果皮、電池、菜葉等,這些元素都是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所以在舉例的時候,幼兒能夠很好地理解,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老師還可以利用PPT課件耐心細致地對小朋友講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給小朋友們播放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短片,使他們全面了解相關垃圾分類知識。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與小朋友們積極展開互動,讓他們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與此同時,幼兒本身在動手操作上比較薄弱,在生活經驗上也顯現的尤為不足,一些安全性的問題也需要適當地提醒幼兒,比如說碎玻璃是可回收物品,但是在操作的時候,如果幼兒用手去撿一些碎玻璃很容易帶來傷害,所以要把握幼兒教育的尺度,在提升環保意識的同時具有安全意識。
良好的幼兒園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對于環境的保護意識,也直接關系到教師和幼兒的生活質量。所以,創造一個優美、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需要做到垃圾不落地,讓幼兒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僅要起到引導作用,還應當發揮表率作用。因為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幼兒的模仿,因此教師在日常幼兒園活動當中要主動地帶領幼兒進行垃圾分類,并且在實踐和操作當中進一步進行講解。具體來講,在每次吃完午飯的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幼兒來清理桌面,然后引導幼兒對一些使用過的垃圾來進行處理,為了能夠保證環境的整潔性,教師可以帶動幼兒一起來進行垃圾的分類。在進行區角游戲的時候,也可以采用游戲或者是故事的方式,提供大量的實物,讓幼兒用操作的方式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當前,大多數幼兒教師能夠意識到多樣化活動的開展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借助于自然資源,讓小朋友們在大自然的環境當中快樂地玩耍,然后教師在這其中發揮引導作用,教育孩子不要亂扔垃圾。同時,還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讓幼兒認養幼兒園附近的花草樹木,制作可愛的植物名片。然后在幼兒園當中設置專題版塊和垃圾分類標準,其中包括可回收垃圾、廢棄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采用不同的標志標注出來。還可以開展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的活動,從多方面著手,幫助幼兒養成初步的環境道德感和資源意識。
結合以往的實踐經驗可以發現,交互式互動白板的應用能夠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有效地培養學習的動機。所以在使用交互式互動白板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游戲情節的軟件,讓幼兒嘗試動手做一做。比如說一些簡單的垃圾分類的小游戲,幫助幼兒區分哪些是有機垃圾、無機垃圾和有害垃圾,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還可以利用數碼投影的方式,請孩子們到前面來,把游戲當中出現的電池、香蕉皮等各類垃圾進行選擇,放在所對應的籃子當中。如果小朋友們做對了,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如果做錯了,教師也應當予以鼓勵,并進行正確的引導。從實踐效果上來看,幼兒對于這種類型的游戲會有濃厚的興趣,并且電腦產生的反饋信息也會讓幼兒有強烈的參與欲望。
學齡前的兒童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也是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而習慣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有成果的,這就需要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相互配合,使幼兒園教育也能夠和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將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真正地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比如說教師可以鼓勵孩子,將在幼兒園學到的環保知識回家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也可以鼓勵家長和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行“少用塑料袋,多用環保袋”的行為,激發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當中的自覺環保意識,對于自制物品能夠有更多的積極性。
春暖花開的時候,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幼兒在所屬的街道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孩子們手中拿著宣傳旗“垃圾分類,你我做起!”,走到社區爺爺奶奶的身邊,向爺爺奶奶介紹一些垃圾分類的知識,雖然幼兒年級比較小,但是介紹起來卻是一腔熱情、頭頭是道。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和溝通交流能力,也能夠帶動更多的社區居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垃圾分類方法。
總的來說,垃圾分類環保主題活動,對于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積極配合,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其能夠逐漸將這種環保意識內化為行為和自覺習慣,這對幼兒未來的成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1]盧營.在幼兒心靈播種環保的種子——淺談幼兒園環境保護教育活動[J].新校園旬刊,2015(9):152-152.
[2]車春蕾,劉巧華.淺談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 [J].內江科技,2015,36(4):93-93.
[3]童珊珊.保護環境要從娃娃抓起——淺談幼兒環保教育[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