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瓦窯中學 孫 濤
教改已經推行了十五六年,但這十五六年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可謂“步履維艱”,成效是有的,但總的來說,社會各界并不十分滿意。有些學科的改革,甚至走進了死胡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系列講話,給新時代教育增添了活力,尤其是給語文教育指明了方向。新時代教育就是要實施素質教育,而教師素質決定了學生素質。教師書寫技能就是其中一項基本素質,這對語文教師來說,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毋庸諱言,當前受電腦手機、網絡媒體等的影響,人們用手寫字的機會少了,從而導致不少年輕語文教師(包括名牌師范大學畢業的)的書寫真是難以讓人恭維,甚至是讓人“目不忍睹”。并且這種局面不僅沒有好轉的跡象,甚至還有“江河日下”的危險。那么,如何才能扭轉這種局面,讓語文教師掌握漢字的書寫技能呢?下面筆者談談體會。
教師幾乎天天都離不開寫字,語文教師寫得要更多一些。教師的書寫是進行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教學行為。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教師的書寫具有示范作用,能夠加強學校文字規范化的教育,影響學生,使學生的漢字寫得標準規范。一個語文教師寫得一手流利漂亮的字,能夠使板書增色,給學生以清晰愉悅的感覺,能夠提高教師使用教學板書的質量和效率,起到強化知識、鞏固記憶的作用,增加教學效果。現在雖然很多老師喜歡用多媒體呈現板書,但筆者認為,在黑板上當場板書還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能夠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而且能夠讓學生觀察教師設計的過程,給學生一種現實觀和真實觀。
在初中,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兼任寫字課。這樣,只有我們老師把字寫好,才能指導學生把字寫好。自己的字都寫不好,那就只能“誤人子弟”了(事實上這種情況大量存在)。語文教師的字寫得好,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欽羨和模仿,使學生欣賞美、感受美,還能夠激發學生對書法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受到書法啟蒙教育。
語文教師的字寫得瀟灑漂亮,可以令學生肅然起敬,提高教師的威信,使語文教師的職業形象更加完美。“尊其師,信其道”,間接地,學生也會喜愛你的語文課,從而會提高你語文課的教學效率。
有的語文教師不知道什么樣的字算好,這些教師的書寫技能是無法提高的,因為他們即使練字也可能會選用不合適的范字來學。因此,語文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書法欣賞水平。
中國漢字書法藝術古老獨特、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是中國的國寶。欣賞書法作品,能使人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還能引起人們對于書法的興趣和愛好,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書寫水平。書法欣賞是書寫訓練中不可缺少的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師提高書寫技能的不可缺少的一環。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學習一些書法理論、書法美學知識,多欣賞一些古代的碑帖和現代書家的書作,盡可能觀看一些書法展覽。語文教師書法鑒賞能力提高了,才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練字。
1.字體的選擇。
教師板書字體,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選擇。小學適宜用楷書,中學可以行楷兼用,大學可以行草兼用。行楷是結構規整、接近楷書的行書。備課和批改作業的鋼筆字可用楷書可用行書。語文教師的毛筆字則應隸篆楷行草都會寫,著重練楷書和行書。
楷書點畫規范、筆法豐富、結構端正、法度謹嚴,是現代漢字的正式字體,也是書法藝術的重要字體,適宜作為教師的職業字體。行書方便快捷、靈活多變、好寫易認,是當今手寫漢字的一種通行字體,實用價值最大。這兩種字體的書寫技巧,語文教師都要掌握。
2.范本的選擇。
提高書寫水平的最主要方法是臨摹碑帖。首先要選好碑帖,楷書字帖可選用唐代的,行書可選王羲之的。練習鋼筆字和粉筆字采用“中心骨線學習法”,即筆尖在筆畫中間運行。鋼筆粉筆字帖也可選用當代的硬筆字帖。
3.仔細讀帖。
讀帖是臨帖的一個重要環節。讀帖就是研究字帖的結體、運筆、章法、姿態、意趣、神韻等因素。只有仔細讀帖,才能把握帖的寫法特征,臨帖時就會心中有數。讀帖也是背臨和脫帖的基礎。讀帖能夠培養分析能力,加強理解力,提高鑒賞能力。
4.反復臨摹。
一個人的字寫得不好,毛病在于點畫用筆和間架結構不符合法度要求。臨帖是對前人書寫技巧的一種摹仿性練習。臨摹要去掉自己原來不正確的書寫習慣,要力求和帖上的字寫得一模一樣,達到“形似”,即入帖。要逐步達到不看字帖也能寫得和字帖一樣,即背臨的程度。當達到“形似”后,要領悟帖字的內涵神韻,達到“神似”。背帖以后要能脫帖書寫,就是在獨立書寫時也能保持字帖上的范字的原形。要博采眾家,臨完一家字帖以后,再臨另一家的字帖,結合自己的創造,逐漸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書寫風格。
5.持之以恒。
練字是以范本的模式改變自己的書寫習慣。成年人多年來形成的書寫弊病要改掉是要花費很大力氣的,要練出漂亮的字來要下很大的功夫,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有很多書法家臨某種帖的時候,甚至幾十遍幾百遍地臨。
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對書寫有正確的態度,高度重視,同時具有練字的頑強毅力,一定能夠練好字、寫好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