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 王 容
數學學科對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邏輯思維能力是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是一個人智力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數學教師應當以數學知識為基本出發點,關注45分鐘課堂打造,提升學生邏輯思維水平。
1.增強學生能力,培養人格素質。
邏輯思維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高低,邏輯思維水平體現著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時期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特別是數學學科的六大核心素養的提出,若想真正實現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充分把握初中生邏輯思維培養的黃金階段,進行邏輯思維的有效性培養。
2.面向社會人才培養的需要。
數學課程教學中的邏輯思維的培養,要求學生應當具備靈活的思維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執行力,增強規則意識。規則意識和靈活的思維是確保學生在現代社會活動中生存和處事的基本原則,初中時期對學生來說是認識規律和掌握邏輯的關鍵階段。所以,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這是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內在需求。
1.依據教材,理清單元教學的各章節內容內在的關系。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基礎性工作,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發學生的思維,積極引導學生思維活動,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啟發學生要盡可能多地提問,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提問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思維激發的過程,讓思維在認知觀點碰撞中落地生根,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章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把握各章節內容的內在邏輯聯系,這樣,學生可以從整體上把握章節學習內容和各章節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系,這是數學邏輯思維培養的基礎性學習方式。
2.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啟發。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的玄妙與趣味性,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設計一些趣味性的習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從教材中發掘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乘方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利用情景創設的方式。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對普通的作業紙進行對折,分別對折四次,并且每一次的對折都要對作業紙折疊后的厚度變化予以計算,通過計算很容易得到普通作業紙的厚度一般為0.1毫米,對折后變為0.2毫米,對折四次的式子為0.1×2×2×2×2=1.6毫米,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紙張厚度的變化趨勢,而后再向學生提問,對折十五次之后和桌子比哪個高?這里紙張折疊厚度與桌子高度的比較是本題的點睛之處,這就是邏輯思維的訓練,設計這樣的習題,可以加深學生對于乘方的理解,認識乘方知識的本質屬性,從而提升學生對乘方知識學習的升華,也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興趣中得以培養。
3.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和感知到數學的美。
數學學習中,邏輯思維水平訓練是提升中學數學成績的關鍵,要學好數學,關鍵要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科學習的美,體驗到數學給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改變,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切都是要靠學生的邏輯思維活動去感知延伸到生活中美的應用。數學學科具有嚴肅而又實在的美,銀行和汽車的LO G O是在詮釋著數學的對稱美,黃金分割數0.618是最和諧的比例關系,圖書比例是黃金分割數最美觀,人的身高比例達到黃金分割比例,身材最完美。其實,在數學學習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就是要引導學生啟動邏輯思維能力積極地去探索數學的美,發現數學的美。
4.從解題思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初中時期的學生將會逐步學習更多的定理,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定理的過程中,應當在掌握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確定定理講解的方式,并引導學生明確定理的使用范圍,在此基礎上,掌握推理的方法,進而提高自身的邏輯分析水準。一般情況下,邏輯思維的應用,包括正向推理的歸納綜合法,還有從結論逆向推理向已知條件法,這也是邏輯思維的有效訓練方式之一。
例如,平面幾何中,會遇到兩條線段是否相等的證明,基于此類問題,教師可運用綜合分析法,提高學生本身的邏輯思維水平和信息整合歸納能力,對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予以總結和分析,而后推理出兩個三角形為全等,進而得出對應邊相等的結論;當然,證明兩線段相等的難度可以加大,比如,所要證明相等的兩線段不在兩個三角形中,這時候就是考慮應用平面幾何的定理和性質來進行轉化,把不在兩個三角形中的兩條線段轉化在兩個三角形中進而證明兩三角形全等得出結論;如果難度進一步加大,沒有現成的兩個三角形來進行分析整個和轉化的時候,則要考慮輔助線的幫助,在考慮輔助線的時候,要充分結合習題所給予的已知條件中的邊和角來構建三角形,然后利用證明三角形全等進而得出兩線段相等的結論。這一思維過程是學生邏輯思維的有效訓練,長期堅持,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必將得以提升和發展。
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的核心素養內容,數學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只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學生才能在浩瀚的數學海洋里自由地遨游,有鑒于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和啟發,以問題為導向,以喚起學生有意注意為出發點,通過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邏輯思維活動,并且依據問題對學生采取針對性邏輯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體味數學的美,為學生的長遠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