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甌市吉陽中學 葉泉英
“生本教育”這個名詞對于師生來講并不陌生,這種教育理念在我國古代就已經被教育學者提出來了,但是在過去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大教育背景下,生本教育并沒有受到師生的充分重視。如今,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進,我國教育領域發現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正是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必備的條件之一。所以,生本教育理念在素質教育改革之后,受到了教育領域的充分重視,各個學科的教師都在尋找用生本教育理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
素質教育改革的初衷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通過教育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我國的傳統應試教育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校培養出了很多應試教育下的“書呆子”,這些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低,在步入社會之后難以勝任具體的工作崗位,甚至沒有教師手把手的教就不會自己學習。生本教育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會有上面的問題,生本教育理念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生本教育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者,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想要讓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對傳統單一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采用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問題探究學習法、激趣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使用都能夠體現生本教育理念,是生本教育理念走入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感,能讓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變得更有吸引力,對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有非常大的幫助。
現在的教學改革要求學生“自主互助,展示反饋”,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重點是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機會。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一定要改變傳統語文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想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在教學的設計與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條件。
能否在語文課堂上成功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要看教師的課堂設計環節是否科學合理,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切實可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對整堂課想要完成的教學目標、達到的教學效果、講到的教學內容都做到心中有數,之后根據這些來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當教師在講《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網絡上給這篇文章配的插畫作為課堂導入環節。然后用幾個教學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地去思考學習:文章重點描寫哪些人物?文章中皇帝的新衣服有什么特別之處?文章都用了哪些描寫手法?這是問題導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這種方法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語文課堂中的互動交流有師生之間的,也有學生之間的。師生之間加強互動交流能夠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教師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和學習能力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把握教學重點。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能讓學生培養合作學習能力,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吸取他人身上的優點。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該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多給學生之間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
小組合作教學法的運用是給學生提供互動交流機會非常好的方式,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盡量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比如,當教師在講《陋室銘》這一課之前,可以把班級學生按照座位就近的原則讓前后座位一起的四到六個同學分成一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在老師分析文章之前在規定的時間內先對文章進行通讀,之后小組討論研究出這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運用到的修辭手法、文章描寫的場景等。最后,對小組討論的結果老師給予適當的點評,告訴學生下次討論時候可以先從哪里入手分析文章。這樣經過討論之后得出的結論要比教師直接幫學生分析出來的記憶深刻,而且學生通過多次的課堂討論交流逐漸就學會了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能夠成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課堂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都是為了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發自內心的去接受語文學科,學習語文學科的知識。
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首先要知道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多媒體教學法,尤其是對于教師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的視頻資料都會比較愿意觀看。語文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講寓言故事《蚊子和獅子》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上找這個故事對應的動畫片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通過觀看動畫片來分析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內容。這種學習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達到老師想要達到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加嘗試。
在過去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直都是采用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師生之間互動交流非常少,課堂以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聽為主。這樣的課堂氛圍比較沉悶,讓很多學生感覺語文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難以產生學習興趣。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比較少會導致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難以掌握,教師在講臺上講自己想講的內容,而學生對教師講的內容根本就不理解或不感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開展生本教育之后,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以學生為主,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比如,在上《皇帝的新裝》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在課前把班級學生按故事角色的需要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在課下進行排練,課堂上教師隨機選擇一個小組來表演,其他同學可以在觀看之后向表演的同學提出更好的改進意見。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學生用恰當的表情來表達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充分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
綜上所述,生本教育是對傳統應試教育的改革,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有所變化,教育領域需要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體。
[1]崔聿.生本位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06).
[2]王繼平.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3(07).
[3]曲艷.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3(07).
[4]沈靖.論初中語文“生本教學”理念與課堂實踐[J].中學時代,2014(10).
[5]羅烈烽.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4(02).
[6]隋毅.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D].渤海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