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娟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第一初級中學)
良好的課題導入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該有的學習狀態,同時對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產生初步的認識。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完善課題導入的有關內容,從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教學《我們應盡的義務》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與《我們應盡的義務》有關的視頻資料,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并對學生說:“現在大家仔細觀看視頻中的有關內容,然后在觀看之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睂W生開始認真觀看,在觀看之后進行激烈的討論,有的學生說:“我了解到了義務中的法定義務,我們按時交稅就是在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還有的學生說:“我還了解到了我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比如說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以及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等。”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我們應盡的義務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對初中思想品德的學習有一種陌生感的問題,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這樣就會影響學生對思想品德內容的理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帶入對知識的理解當中。教師在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時候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將生活元素帶入對教學內容的講解,例如,教師在教學《我們應盡的義務》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同學們在聽完之后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開始講述故事的內容“小明是一名學生,馬爺爺是住在小明旁邊的一名雙目失明的孤身老人,小明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學生在聽完之后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通過聽老師講的故事,我了解到了小明善良、真誠、無私奉獻和孝敬老人的美德。”還有的學生說:“小明的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提倡的,因為他自覺照顧雙目失明的孤身老人,小明的這種行為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對思想品德知識的了解,還能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教學《我們享有“上帝”的權利》的時候就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組織學生在商場內開展活動,然后對學生說:“同學們在活動的時候要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然后活動時間結束的時候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睂W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活動時間到了,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觀察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學生踴躍地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說:“我發現商場的衣服出現質量問題的時候,商場不能及時給消費者解決問題?!边€有的學生說:“商場中的某些部分出現店大欺客的問題?!边@樣學生的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對《我們享有“上帝”的權利》內容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講臺成為教師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述初中思想品德的有關內容,但是學生在臺下一片死寂,這樣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了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在教學《難報三春暉》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一個日歷模型,然后對學生說:“請同學們在日歷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畫上圈”學生很積極地將日期畫上,然后教師對學生說:“現在請同學們將父母的生日找出來并畫上圈?!边@時學生紛紛低下了頭,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時候,教師對學生說:“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是很不容易的,他們記得我們的每一個生日。什么我們不記得他們的生日呢?”聽到教師說的這番話,學生好像有所感悟,有的學生說:“我以后一定會記得父母的生日的?!边€有的學生說:“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回饋父母對我的愛。”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新課題導入的有關內容、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方式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有效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1]嚴加紅.校長悟道[J].中小學校長,2015(12).
[2]袁明亮.淺談創新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教學實施[J].考試與評價,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