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振軍
(農安縣農安鎮濱河初級中學)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對于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中學英語作為初中學科中的重點科目之一,對學生的第二語言培養和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對自己重新定位,將學生從枯燥煩瑣的單詞與語法中解放出來,創建更融洽的學習環境,所以教師找到適合的教學模式十分重要,任務型語言教學提倡學生“做中學”,強調有意義的溝通與交流。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外語教育理論,該教學理論是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目的是為了創建一個接近于現實交流場景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的同時,與人進行溝通交流。通過任務來使用外語,從而培養學生對于外語的敏感度,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該教育理論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于第二語言習得領域的綜合能力。該教育理論同時要求教師能夠通過分析,并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學習內容來設計選擇合適的任務。
任務型語言教學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體現這一顯著特點。
首先,任務型語言教學是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語言,它不同于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按照順序學習語言。而是初中英語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交際任務,要求學生能夠用英語完成任務。這樣在情境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吸收英語知識與技能。
其次,任務型語言教學強調的是活動和學習材料應當具有真實性。真實性是指那些與現實活動類似或者相關的。例如在超市采購,在商場詢價等。然后任務型語言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感受,鼓勵初中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最后,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課堂活動。教師在講臺講解,學生在下面奮筆疾書地記筆記。但是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設計任務,為學生提出任務要求,只發揮引導作用,并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監控。在活動進行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論是對語法、聽力還是詞匯的掌握,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開口表達。達到與人溝通交流的目的。任務型語言教學理念的出現正符合了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交流。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0單元I’d like some noodles.這一課時,英語教師先將課程重點講過之后,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在飯店點餐的情境。在這樣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看每一組的表演,事后對表演者進行點評,找出表達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教師在總結時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下,不僅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還要注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同時,在任務型語言教學過程中,更需要巧妙地設置問題進行導入,問題的設置不要過于簡單,類似“What is your name?”這種問題是不能被設置進來的。一來這種問題太過于簡單,二來設置的問題要能夠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做鋪墊,要能夠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可采用反問或者疑問的句型進行。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2課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課時,在課堂導入部分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Do you like English?”“Do you like science?”“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通過這樣連續性地提問與學生的回答,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在這一提問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保證學生學習的連貫性。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需要注重講課內容的整體性與連貫性。還要對任務型語言教學有充分的認識與重視,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各項基本技能,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聽力能力。將初中英語學習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促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英語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方煜芬.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14(5):31-35.
[2]劉曉敏.任務型語言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5):156-157.
[3]孫冬青.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