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華
(陜西省渭南市杜橋中學)
所謂“兩段六環261教學模式”,“兩段”是指將學生的學習分為課下自學、課上展示兩個時間段。學生在課下認真預習,獨立完成助學案,課上精彩展示;所謂六環,是指課堂內外的具體活動任務分為自主學習、學情調查、展示碰撞、精講點撥、拓展小結、學案導航六個環節。“261”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結構由六項活動組成,即情景創設與目標呈現、依案自學與依案導學、自學反饋與展示探究、嘗試解疑與精講點撥、課堂練習與教學調控、歸納訓練與教學反思。
“261”教學模式不對時間進行機械的界定,實施中各部分可以交互進行、靈活運用,以求課堂結構的最優化。它的主要內涵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本模式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展示自己學習能力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完全成為課堂的主人,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61”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不謀而合,只不過一個在紙上,一個在電腦上。我認為“261”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更平民化、更容易推廣。這幾年的高考也證明“261”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的素質提高了,而且考試成績也提高了。
下面就如何在“兩段六環261教學模式”下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高中化學教學實施生活化教學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拙見。
第一,利用學案導航向學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感覺化學有用,激發他們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體會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在講“化學反應方向”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汽車尾氣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人們提出這樣的方案2N0(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下,ΔH=-746.8KJ·mol-1,ΔS=-197.5J·mol-·1K-1常溫下能否自發進行?
第二,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創設一些開放性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某一化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這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發散與延伸。例如,在講“元素周期表的應用”時,可以讓學生完成“根據你對元素周期表的理解,設計、繪制一張元素周期表”這個實踐過程,豐富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體會,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第三,進行生活化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生活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實驗素材,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對生活的影響,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對化學實驗功能的拓展,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例如,在講原電池時可以讓學生“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電池”。
第一,從生活現象出發導出新課。化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化學。與生活脫節的教學就是無水之源。教師應當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并從中引出學習課題,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生活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動力。因此,在引入新課內容時,化學教師要注意將化學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例如,講鹽類水解時,我是這樣引課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鹽除了氯化鈉外,還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鈉主要用于廚房油污的清洗,碳酸氫鈉用于面點的制作,碳酸鈉明明是鹽,為什么叫堿呢?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提高了。
第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堂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能夠大膽假設、認真思考、小心求證。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將原先的程序化實驗課程轉變成探究式實驗,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例如,在做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實驗時,有些小組的學生沒有得到磚紅色的沉淀,而是黑色沉淀。學生一下子懵了,來請教我,我當即讓該組同學將失敗的實驗重新做一遍,組織學生討論分析黑色沉淀可能是什么。經過討論學生得出結論:由于溫度過高,氫氧化銅受熱分解得到黑色的氧化銅。
第三,化學概念生活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高中化學理論部分非常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有經驗的教師通過一些生活中相關的問題、素材來幫助學生對具體概念進行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講沉淀溶解平衡時,可以聯系自然界溶洞的形成、水垢的成分為什么是CaCO3、Mg(OH)2以及怎么除水垢等。
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聯系到化學,而化學教學生活化正好融合了這一特點,將身邊的生活資源與所學的化學知識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
[1]李鐵.情境·模式·課程[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王明召,高盤良,王磊.化學反應原理[M].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