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瑩
(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路井中學)
化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化學現象來自于生活實踐,并最終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以學生現有的生活閱歷和以后要經歷的生活為基礎,從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現象以及了解化學與人類的各種關系,并將在課堂中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培養學生的“課堂—生活”參與感、責任感和科學感,逐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化學的理解能力。基于現階段的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指引,高中化學已逐步改革為以實驗為主的階段,因此生活化教學觀念融入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應試教育或“填鴨式”教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并沒有理解透徹。“生活化”教學方式是新課標的指導下,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旨在將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社會生產相聯系,讓學生通過生活去領悟化學現象。
高中化學教師如果能夠設計出新穎的教學課堂并將其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讓化學知識回歸于實踐中,那么學生將能夠從日常生活中逐步探索到化學的奧秘,消除對化學的畏難情緒,增強對化學的興趣,從而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探索能力。同時,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逐步指導學生學會創新、思考、觀察,去發現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科學現象,而只要仔細觀察便可發現這些現象與化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積累、多觀察,同時結合化學課堂的進度,對化學課堂進行設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更多的化學現象,從而對化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也就是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探究。比如,在學習《電池原理及其應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電池,電池用了一段時間后,出現電量不足,為什么有些電池可以充電,有些卻不能?這時學生對電池就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對電池的原理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題所學的知識。
傳統的化學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單調模式。采取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得少,化學課堂很難收到好的效果,而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所以在最近幾年,教師都在做好化學教學改革,積極創新課堂,提升課堂質量。同時,采用了小組討論、微課堂、視頻教學、電影短片等多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更好地與生活接軌。比如,在電影《黃金大劫案》的短片中讓學生學會王水的配置方法及特性。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可簡單、生動地學習化學知識。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很多現象都需要通過實驗來認識、學習和鞏固。通過設計有趣的教學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重視教學內容,選取生活實例來生動形象地講解課堂內容,從而達到優化課堂的目的。比如在膠體內容課堂中,教師需要設計有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將丁達爾效應深入生活,實驗用品可以是肥皂水、茶水等,學生可以動手來認識光亮的通路,將枯燥的理論簡單化,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生活—化學”案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興趣。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加強素質教育,完善新課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的目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變為具體、簡單易懂的內容,這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設計生活化教學內容,通過多種化學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促進學生化學綜合水平的提升。
[1]展君梅.試探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107.
[2]楊慶松.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學周刊,2014(11):22.
[3]沈亮.高中化學課程應從知識本位走向生活本位[J].教育科學論壇,2015(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