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市特殊教育學校(八小) 楊樹蓮
在教學中,老師要給自己騰出更多時間來鉆研教材、備課,又如何在短時間之內對每個學生的家庭作業做到了如指掌?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大家。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五步做法。
首先,要讓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后學會自查。從孩子入學開始,家長不但要知道檢查的方法及重點,還要給孩子加以指導。孩子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先不要指出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讓孩子對照田字格,看看今天寫的生字是否規范,每一筆寫得是否到位,讓孩子自已找出問題并糾正。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其聰明、能干。對于數學題,更要有耐心,做錯的題,家長應采用多種方式讓孩子自查出來,如擺弄實物,做數字游戲,唱數數歌等使孩子在愉快的感興趣的游戲中完成自查。這樣不但培養了孩子的自查能力,還讓孩子掌握了很多有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啊!
有些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或數字計算有誤,就一邊幫著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怎么回事,天天出錯,能細心一些嗎?”“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你這么粗心,將來考試能考好嗎?”“人家的孩子多聰明,你總是記不住,氣死人了!”想想看,孩子每天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學習,學習成績怎會提高,學習興趣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教,他們都沒法聽進去。
家長正確做法應該是:孩子放學回家后,先讓其上完廁所、吃好東西。在吃喝的同時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孩子自己做作業,家長悄悄地在房間里做自己的事,不要輕易干擾孩子學習,給他創設一個安靜、輕松、溫馨的環境。當然,這種方法只能對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實施,對邊學邊貪玩的孩子來說就應該給他限定時間,在一定的時間內讓他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當孩子完成后,家長應采用上述方法面對面地檢查、引導。這樣不但培養了孩子專心寫作業的習慣,還養成了他們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人行,必有我師。為了進一步加強、鞏固孩子們的學習所得,我每天早操結束后,都要求學生互相檢查家庭作業。在互查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有的學生作業本保護得很好,干凈整潔,而且里面的字寫得工整、美觀;有的學生生字、詞語積累很多;還有的學生看圖寫話,語句通順,描寫生動有趣,故事感人……孩子們在互查中,能互相指出對方的錯誤。這樣不但讓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自查習慣,還讓其在檢查過程中,汲取了他人的精華,彌補了自己的不足,同時還養成了互幫互學的好習慣,何樂而不為?
在通過學生自查、家長督查、學生互查的基礎上,我在班內每組挑選了幾名優等生,每名優等生負責三到四名學生的家庭作業的批閱,我把這些優等生稱作“小老師”。“小老師”批閱作業很認真,不但能把作業中的錯誤指出來,還要面對面的告訴他們,并讓其一一糾正。對那些調皮學生他們真的像老師一樣,對其耐心說教,認真指導。
通過上述層層檢查后,我每天只檢查“小老師”的作業,時間多的話,我就采用抽查的辦法傾向學困生,對他們邊查邊輔導。有時也分組抽查,對中等生、優等生也不放過。當然,對學生互查、“小老師”批閱過的作業我也會時時抽查,有亮點就會及時展示給大家。
通過多年的教學體會,證明了我的“五步法”是可行的。在每年的期末考試或者會考中,孩子們的成績始終排在最前面。“五步法”不但能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地了解孩子們家庭作業完成的情況,同時能讓學生在各種檢查中逐步養成認真負責、獨立思考等方面的習慣,還給孩子們搭建了一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