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廣東省惠州市惠港中學,廣東 惠州)
數學不僅是一門理工科的基礎學科,更是一門能夠訓練并培養思維能力的學科。在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應該授予學生各種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授予他們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培養他們從數學的角度看待事物,以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那究竟什么是數學思維能力呢?怎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筆者對此進行探討。
數學思維指的是對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的理性活動。數學思維能力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1)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2)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3)可以合乎邏輯且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4)應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對數學關系進行辨明,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學突出三維目標,包含數學素養、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注重學生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三個方面。指出數學教學應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學生參與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對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以便于理解數學知識,同時訓練思維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數學思維的深刻性。數學教學不但需要教授學生數學知識,還要對學生思維深刻性進行培養。教師應教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遇到問題要全面地進行思考,要有質疑和堅持不懈尋找答案的精神,不能單純地讓學生模仿。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正確引導,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2.數學思維的敏捷性。數學思維敏捷性主要體現在對問題進行正確解答的快慢上。教師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時的運算速度,教給他們速算的原則和技巧,也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數學概念、原理,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形成思維概括能力,提倡學生多動手,多實踐領悟,及時歸納總結,提高運算速度,從而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3.數學思維的靈活性。為使學生思維靈活性增強,教師在數學教學上要做到靈活多變,不要一味強調標準模式,而是留給學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打開思路,多角度地思考,學會觸類旁通。其中變式教學可有效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創造性思維品質。創造性思維在現代社會極為重要,教師要在學生將數學基礎知識熟練掌握的基礎上,促使其經常進行獨立思考,與此同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習慣。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和看法要特別關注,并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鑒別正誤。
5.批判性思維品質。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活動過程進行檢查并加以糾正。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要教給學生一些思維的方法,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同時要緊抓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
要想正確迅速進行推理論證及運算,需要扎實掌握。教師要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重視例題講解,引導學生關注解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學生做練習時要進行仔細審題,充分挖掘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隱性條件,學習綜合法和分析法,解題時要使用標準的數學語言、數學符號。
教師還要訓練學生掌握分析、綜合、類比等方法,使其邏輯思維能力得以增強;為提高逆向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學會逆向思考和逆向應用公式;加強對錯題的分析,使學生吸取經驗,增強辨識思維能力;還可進行一題多解,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1.首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做好教學設計,使課堂“活”起來,通過生動有趣情境的創設,設置懸念,降低認知難度,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數學教學聯系生活實際。
2.教學中將難點進行分散,合理安排。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難度較大的問題和教學內容進行分解,降低學習理解難度,使學生愿意積極思維。
3.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獨立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進行全面觀察和分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讓學生積極質疑,提出不同的見解和看法,珍惜學生的“異議”,同時加以引導,拓展其思維。
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并不是一無是處,而是要提高人的思維能力,提高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