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華
(清河縣第五中學,河北 清河)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較為叛逆的青春期,所以他們擁有更為獨立的想法以及更為個性的行為。然而這些想法和行為可能是錯誤的,嚴重的話可能還會觸犯法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課程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而開設道德與法治課能夠讓學生了解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以及道德所譴責的行為,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明確未來的生活和學習行為。同時,很多初中生容易出現迷茫的心理困惑,此時教師應該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心態進行學習和生活。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的這些問題或者困惑。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十分必要的,這門課程的開設可以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態和道德情感。
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注重道德與法治的灌輸,在思想教育的推動下,也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學生融入課堂教育中,促進教師工作的有序開展,保障課堂秩序以及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老師必須考慮學生的具體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確保能夠對學生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才能更好地學習課程,開設道德與法治課能夠拉近學生與老師的情感,也就能保證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主動學習放在首位,及時掌握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和生活狀態,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內容,所以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有利于學生緊跟黨的步伐。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價值觀可能出現扭曲的狀況。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重視道德教育,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時,能夠對學生實施正確的情感教育,從而引導學生了解真善美的具體行為。為此,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能夠使學生充分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緊跟主流思想。
推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情感教育的措施比較多,同時這些策略之間密不可分、相互促進。所以,在運用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具體狀況,靈活運用這些策略方法。
初中教學活動中,學生所接受的教學內容大部分是抽象的、理論的,從而使得他們無法真正地理解課程所要灌輸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方法中,教師必須運用適當的方式喚起初中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模擬一些情感場景,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情感,同時對初中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更大程度地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根據社會熱點事件模擬社會熱點,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感受的話題。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實例講述榜樣的力量。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榜樣示例能夠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
初中學校都會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然而很多學生依然存在價值觀扭曲的狀況。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傳授這些理論知識,更加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每個階段都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良好的學習心態。老師可以提供更多的話題讓學生自行組織體驗活動,或者主人公體驗游戲等情感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加入情感教育的內容。教師要在活動中注重活動的意義所在,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道德素質,進而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情感教育是當前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同時,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也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完善。因此,初中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非常有必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實施針對性的情感教育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