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博
(吉林省通化縣第七中學,吉林 通化)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英語課堂的深化變革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詞匯和語法等淺層的理論教學,更要求對知識,對學科特點,對學生的發展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指導。教師也要迅速地完成角色的轉化。一方面,全面地掌控課堂,體現教師的主導影響力;另一方面,促進深度學習,進一步彰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我們要尊重這種語言的特點和語言類學科的共有特點。一方面,以應用為目標,文化為載體,將語言教學系統化、實用化、生活化;另一方面,將語言學習升華為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需要的,不是冰冷的教材,呆板的課堂,批量化生產出來的“有用的人”,而是百花齊放,成就學生一生,給他們的學習生涯一個美好的開端。
語言能力方面,要展開基礎和提升并存的方式,在豐富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學會實戰。不做分數的奴隸,成為高分的主人。
學生高質量的表現,來源于高質量的思維品質。而高質量的思維品質,來源于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不是只存在于數學這樣的理科中,在語言中應更加能夠體現出來。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是完成更高層次學習的必要條件。教師不能只把眼前的知識傳授和成績提高看成我們的目標,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優秀的頭腦。促進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應用,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授人以漁”的關鍵一步。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有意地去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競賽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接納更好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1.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來源于書本,超越書本
英語的學習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背單詞和語法,可現在的教學檢測遠遠不止這些。除了我們常見的英語基礎知識,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技能提升以外,時代的發展,信息的不斷更新等更多地融入我們的日常學習中。我們在近些年的高考中,不難發現,主題貼近時代、內容時代化已經成為明顯趨勢。因此,知識這第一層面,僅僅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入門。
2.培養語言應用能力、良好的交際能力和溝通技巧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將語言以及語言學習的過程和收獲內化成為人的一部分。學以致用,在語言的學習上最應該有所體現。語言是一種工具,是一種媒介,是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而體現的。我們教授學生英語這一學科,不能排除我們是以高考為目的,可是學生的學習是將英語更深刻、更廣泛地應用到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應用到未來的生活中,應用到與人的交往中。因此,不能因為考試的范圍中沒有,就忽略語言的最初功能和目的。要大力倡導學生學以致用,并幫助學生們會說、會用。
3.心理品質和個人素質的提高
語言的學習很多時候不是靠聰明的腦袋和勤奮努力就能完成的。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看到有的人會學,會說,會用,可是不能取得較大的成就。原因就是心理品質和個人素質的問題。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多方面地靈活運用和積極配合。語言學習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養成過程中,需要人的進步。反之,人的整體進步會提升每一項能力。
此外,沒有什么能力是單獨存在并發展的。因此,對于學生多個層面的提升,我建議采用“平行式發展,螺旋式提升”的理念。多方面,完善其成為更好的人。
1.語言的深層學習有助于學生建立更加完整的語言邏輯體系,為學生日后其他語種的學習和良好的溝通交流奠定基礎。
2.語言的深層學習有助于學生養成更加完整的學習習慣,構建更好的學習方法,這有助于其他學科的發展。
3.英語學科本身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英語是很多學科的基礎,如醫學、計算機等。
深度開發英語學習,是學生走向未來專業的必經之路。不要等到需要的時候再回頭學習這門語言,這是有悖于成功發展規律的。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大量地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等相關知識。想學好英語,掌握英語,并讓英語為我們所用,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肯定外國優秀文化的同時,也絕不能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強調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重視英語的未來發展并不是意味著我們一切向西方看齊,甚至崇洋媚外。
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甄別觀念。我們自古就有兼容并包、去糟取精的良好學習觀念。在日常的教學中,不能因為教師的個人觀念影響學生,要用積極的態度、豁達的心胸、審視的眼光引導學生。
教師應當以培養出熱愛祖國、熱愛生活、不斷進取、全面發展的學生為己任,打磨自己,鍛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