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槐
(甘肅省榆中縣第一中學)
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將生活中的有關內容帶入對知識的講解當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對知識的認識,還能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創新,實現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重力”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媽媽買米的時候問賣米的人米有多重,這里的重指的是米的什么?在提著米回家的路上說好重啊,這里的重又是指的什么呢?”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有的學生說:“問賣米的人米有多重應該說的就是米的重量。”還有的學生說:“媽媽說好重啊,應該就是說米特別沉。”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問米的重量其實就是在問米的質量是多少,說米很重,其實就是在說米的重力。”這樣學生在對生活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對重力的有關內容產生了初步的認識。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對生活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回想,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體現了重力的內容。”學生積極回想生活中的有關內容,然后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在醫院里打吊瓶的時候,藥液是從上往下流的,這就體現了重力的有關內容。”還有的學生說:“建筑工人用重垂線檢驗砌的墻是否豎直。”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另外,各種動物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才能安然地在地球上生存,如果沒有重力,可能就只能像飛船中的宇航員一樣到處‘漂’了。”這樣學生加深了對重力的認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分析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能力,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增加實驗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進而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增加實驗內容,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例如教師在教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將附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桌子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板上沒有滑輪的一段,連接好電路;其次教師把一條細繩栓在小車上,使細繩跨過滑輪,下面掛上鉤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把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然后教師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列小點;最后教師增減所掛鉤碼,按以上步驟再做兩次實驗。這時教師將紙帶呈現給學生看,并對學生說:“大家仔細觀看紙帶上的點,然后說一下這些點都有哪些特征。”學生積極觀看紙帶上的內容,然后就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把時間和速度畫在一個坐標系中的時候就會發現坐標系中呈現一條直線。”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這是因為小車是勻速向前的。”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這個實驗就體現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內容,所謂勻變速直線運動就是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下面請同學們完成下列題目內容,汽車以4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現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的速度能達到多少。”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首先應該將40km/h換成11m/s。”另一名學生補充說道:“然后用0.6m/s2×10s這樣就能知道10秒之后的速度了,再加上11m/s就是17m/s,換算過來就是61km/h。”這樣學生在觀察實驗內容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增加實驗內容,以實驗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內容。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積極增加實驗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積極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從而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張華.嘗試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電容器電容》教學敘事[J].新課程,2012(8):225-226.
[2]許德波.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2016.